国家推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陈国基称争取专属跨境政策

国新办就《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召开发布会,有关规划是继横琴、前海、南沙后,粤港澳大湾区内第四个国家级平台的顶层设计方案。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会上表示,香港特区会持续积极与深圳合作,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一国两制、一区两园下的优势,包括争取专属跨境政策,确保人流、物资流、数据流,都能够畅通流动,实现创科深度合作的桥头堡,同时也让香港充分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陈国基提到,目前港深创科园的第一期规划已经初步完成,总面积达1000万平方呎,将规划不同产业主题,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区、产学园区、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区、新科技先进制造区、人才住宿区等,打造具有活力和绿色生活的新社区,其中,园区第一期首3座大楼将按照原定时间表,在明年底逐步落成。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补充,香港科学园的深圳分园,将于本周四正式投入服务。
规划提出大三定位,包括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规划有两阶段目标,以2025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针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
河套区是2017年1月,特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发地区,位于本港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面积约3.89平方公里,其中,香港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面积0.8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