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代表團抵武威繼續視察行程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港區人大代表團抵武威繼續視察行程

9月14日,港區人大代表視察組首先到甘肅武威重離子中心治療室視察,其治療系統就是國家首台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即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碳離子治療系統)。它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產業化公司研製和運行維護,這一裝置的成功應用,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實現國家在大型醫療設備研製方面的歷史性突破,在高端醫療器械裝備國產化邁出了新的步伐。

港區人大代表朱葉玉如說,武威重離子中心的治療系統在多類癌症治療中效果顯著,副作用小,目前正在推動全國多個城市建設及落地。未來,隨着治療系統的進一步優化,相信其佔地面積和治療費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同時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可以提升智能化水準。這將有助於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治療手段,進一步推動腫瘤治療領域的發展。她認為未來可以探討香港和武威重離子中心之間的合作機會,讓更多香港患者受益。

其後,視察組轉到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2017年4月,富民新村開工建設,是甘肅攻堅脫貧的標誌之一。

港區人大代表陳仲尼指出,今天參觀古浪縣,親身感受到國家脫貧攻堅的非凡成就。易地搬遷政策的效果突出,絕對是黨的德政。這些特困戶現在都有自己的房子,享受完善的基礎設施及各項公共服務。最重要的是脫貧後沒有返貧,反而通過培養富民產業,老百姓的收入逐年遞增,真真正正體現了習總書記所說:「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這句話。

另一位港區人大代表霍啟剛代表表示,國家的脫貧攻堅戰非常成功、值得國人驕傲。對於今天來到古浪縣能親身跟政策受惠的老百姓交流感到非常感動,感受到國家真正是以人民為中心,讓老百姓可以分享國家發展的紅利。交流中瞭解到居民一家六口搬遷後工作收入穩定了,已經不是「靠天吃飯」了,老人家醫療亦得到保障了。孩子們以前在村裡上學每天要步行兩個小時,現在上學時間省了,更多時間跟同學玩耍了,教育質量也好了,孩子們肯定一輩子受惠。作為香港的人大代表,霍啟剛表示有責任說好中國故事,尤其是中國人自信的故事。

隨後,視察組到兩個地點了解武威市文物保護和展示情況。第一個地點是武威雷台漢墓。第二個是武威市博物館。武威市博物館新館於2019年建成,館藏各類文物4.6萬多件。

港區人大代表林至穎表示,武威市博物館利用數字化及互動方式,展現了歷史上的武威在兼容並蓄中創造了燦爛文化。作為六朝古都,博物館展示了從漢代的屯墾戍邊,到漢武大帝開疆拓士的文治武功;中西絲路的開通,帶來了佛教文化的興盛;五涼政權的相替繼立,使武威成為同時期中國北方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之一;百年大夏輔郡,演繹了西夏王朝歷史文化的獨特風貌;涼州會盟,宣告西藏正式納人中原王朝的版圖。這一幕幕鮮活的歷史畫面,讓人深刻認識到武威實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歷史文化演繹交流的典範。

港區人大代表凌友詩代表指出,平時所看博物館大多數欣賞其物品之精美,或是研究其社會生活,然而今天看到了漢成帝時代的誥書,講的是朝廷的公共福利政策,包括敬老尊賢,撫卹孤寡。每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家可以獲得皇帝授給的木柺杖,享有免稅和便利通關等等的優惠。在武威博物館,不但看到了漢朝鼎盛的文治武功,更且證明禮記禮運大同篇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真實不虛。中國的政治倫理自古如此,到了今天,更由中國共產黨所發揚光大。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