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處修訂區選電腦系統致伺服器故障 投票人數計少2138人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選舉處修訂區選電腦系統致伺服器故障 投票人數計少2138人

上月10日的區議會選舉投票日,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生故障,選管會成立專責小組完成初步調查,已向政府提交中期報告。領導小組的選管會委員文本立指出,事發時系統伺服器的中央處理器負荷接近100%,調查發現,選舉事務處資訊科技管理部人員,因應今次區選運作需要,改動系統設計,導致系統中有2個程序存在設計問題,運算所需的時間會隨著投票時間不斷過去而上升,最終中央處理器在選舉進行11小時後不勝負荷。

文本立又表示,系統設計的問題亦導致個別工作程序,不必要地大量佔用伺服器的資源,令系統難以執行發票程序。文本立說,該套電腦系統在2021年立法會選舉時曾經用過,承辦商的合同後來結束,系統維護和修訂就由選舉事務處負責,結果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今次修改系統時,未有充分考慮實際操作時可能引起的流量影響,無做充分的承載測試,承認原有三重認證系統,沒有發揮作用。

文本立解釋,在三重認證機制中,第二、三重的獨立承辦商及技術諮詢委員會,主要是依賴第一重,亦即選舉事務處技術團隊就系統改動的闡述,而今次事故中,第一重架構的闡述方面出現缺欠,導致另外兩重沒有提高警覺,團隊會進一步研究優化措施,確保日後同類事件不再發生。

專責調查小組未有發現外部裝置企圖登入系統的紀錄,因此可基本排除遭外部攻擊的可能性,亦未有發現有人試圖惡意破或影響系統運作。

至於事件中是否有人需要問責,在系統故障當晚,選管會主席陸啟康見記者時曾經說,若有政府部門認為他不稱職,或者覺得他要問責,他無所謂;陸啟康指有關想法至今不變,不過指選舉事務處不屬於選管會部門,根據法例,選管會負責監察,對選舉運作有主體責任。

選舉事務處代表在記者會上一度被媒體要求回應,但陸啟康指,記者會主要是交代事故原因,認為不應該交由部門的代表回應,但強調尋找事故成因後,會按既定程序作出跟進行動。

陸啟康又指,雖然今次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但希望公眾不要忽略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的價值,形容要研發出一套十全十美的系統是非常艱鉅,團隊遇到問題一定會認真處理、責無旁貸,亦不會採用「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心態,強調香港在選舉電子化方面不應該卻步。

另外,選管會表示,區選結束後所公布的總投票人數和總投票率,出現誤差,當時公佈的約119.3萬投票人數,以及總投票率27.54%,實際上應為約119.5萬人,增加2138人,而總投票率是27.59%,增加0.05個百分點。

選管會解釋指,由於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之後採用後備紙本模式發票,期間要用人手計算票數,當時就計漏了在懲教院所及警署的專用票站投票人數,加上時間十分緊迫,最終出現誤差。陸啟康強調,當日點票以及選舉結果不受影響,不擔心會有選舉呈請。選管會又指,中期報告涉及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細節,提交政府後,不會對外公開。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