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但业界悲观情绪续加深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香港采购经理指数回升 但业界悲观情绪续加深

标普全球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在3月份报50.9,按月上升1.2个百分点,结束2连跌,也是时隔2个月重回50以上的扩张区间。私营企业新增订单量今年首度增长,有受访企业指增幅不大,但仍是9个月以来第二次出现升幅,反映财政状况好转,当中,以建造业的订单增长最为突出。不过,企业从海外和中国内地新接的业务量却持续萎缩,跌幅在首季尾扩大,根据调查资料,旅客需求减少和外围经济增长放缓,均影响来自境外的业务。

标普表示,3月PMI数据呈正面迹象,反映本港营商环境再次改善,不过虽然新订单恢复增长,但整体营商悲观情绪却比上月加深,企业普遍忧虑经济下滑、竞争加剧将进一步冲击未来一年销情,业者续吹淡风,显示公司对产量是否持续增长仍有保留。

3月份企业整体产量按月轻微下跌,跌幅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建造业和批发及零售业生产就增加。随着采购成本和薪资增长放缓,整体投入价格升幅创2年新低,产出价格的通胀幅度,则时隔8个月首度回升。受订单增长带动,3月份就业升幅增至接近一年高位,库存量有明显增加迹象。

原材料价格和薪资成本继续推高整体投入价格,但由于采购品和员工的成本通胀皆放缓,投入价格的升幅已回落至3年以来最低。企业月内将更多成本负担转嫁予客户,带动产出价格升幅按月扩大,仅略低于整体成本通胀。

恒生银行首席经济师薛俊升认为,近期本港经济有好转、旅游业复苏,及内地经济正面讯号增加,均带动3月份数字回升,惟数字仅从2月份的近5个月低位中回升,首季数字呈现上落格局,反映情况仍不太明朗。展望第二季,由于市场仍然存在息口、外围环境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预期指数走势仍然反复,会在50点的盛衰分界线之间徘徊,下半年才会有更明确走向。

3月份本港私营企业将更多成本负担转嫁予客户,不过,薛俊升相信,在第二季度本地及外围经济环境未回复至十分好的状态时,企业难有条件持续加大成本转嫁力度。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