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環保署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表示,決定有條件批准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條件包括要提交各項詳細設計和實施計劃,在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和生態友善魚塘開始建造前,不可進行填塘工程,以及盡快成立環境監測小組。

徐浩光表示,今次環評研究與以往做法相同,例如野生生物使用魚塘的情況、工程項目造成的魚塘損失,以及野生生物的生境影響等資料,都是有效;在公眾查閱期間,並無意見提出環評報告涵蓋面不足,證明研究範圍具科學性。他又表示,生態基線調查已參考大量現有文獻和研究結果,強調環評報告是科學、專業及全面,沒有低估研究範圍的生態價值。

徐浩光舉例指,生態基線調查檢視16種生態類別,找到找到152種的雀鳥,包括68種保育價值非常高的鳥類;即使調查期間未能找到歐亞水獺,但也有考慮文獻中提到2018年和2019年有歐亞水獺糞便的紀錄,並作出相應緩解措施。他表示,土木工程拓展署1月曾經在落馬洲河套區的生態補償區域拍攝到有水獺出沒,署方審核環評報告時已考慮相關的資料。

徐浩光指,已經根據《技術備忘錄》的要求,避開拉姆薩爾濕地、保留米埔隴村鷺鳥林和彭龍地成熟林地,以及提出適當措施,緩解工程影響。他指,維持環境不變未必是最好的做法,希望透過工程改善環境,做到人與其他生物融合。

對於多個環團早前批評環評報告未符合法定要求,徐浩光指,現階段不揣測會否引起司法覆核,但強調司法覆核會對社會造成傷害,不論政府輸贏,進行法律程序要花費的時間都是數以年計。

他重申今次環評及研究結果是以科學方法進行,希望提升生態環境,又指很多時候環評工作完成後,可以大大改善環境,對人、環境及創科發展都是好的做法。至於有環團指出報告相片與雀鳥名稱不符,質疑報告錯漏百出,徐浩光指,事後已經要求土拓署提交報告,經檢視後認為整份報告都是正確,不認為有很多錯漏。

10個環保團體早前聯署,指報告至少35項內容未符合法定要求,促請當局重做環評。環諮會上月開會時,就一致有條件通過相關的環評報告,要求需同時符合8項條件和7項建議,包括提交「生態保育及管理計劃」,當中要包括雀鳥的飛行路徑、野生動物走廊、濕地等的補償方案,以確保濕地功能不會出現淨損失。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