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贵价烈酒进口税下调至10% 唯进口价200元以下烈酒税率仍100%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宣布,自即日起,酒精浓度多于30%、进口价在200元以上的烈酒,200元以上部分的税率由100%减至10%,而200元及以下的烈酒税,税率则维持100%不变,即进口价越高的烈酒,输入香港的税率就相对越低。

李家超指,为促进烈酒贸易,带动物流和储库、旅游和高端餐饮消费等高增值产业发展,政府参考取消红酒税带动红酒贸易的成功经验而作出决定。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措施已平衡公众健康及促进烈酒贸易的考虑,指现时有85%烈酒的进口价低于200元,预料只有15%进口烈酒的税率会受影响。减税前,烈酒税为库房带来约7亿收入,预计实施后将少收约2亿元税款。
消息人士又指,参考取消红酒税的经验,当时人均葡萄酒量呈现先升后跌的形态,而葡萄酒进口价值上升逾3.7倍,进口量只升33%,反映进口量升幅主要涉及高端葡萄酒,有助促进贵价酒交易。

本身是医生的行政会议成员林正财表示,当局以进口价200元划线,订立不同税率,不会影响有喝酒习惯的巿民,只会促进高价烈酒贸易发展。做过食物及卫生局长的行会成员高永文就指,政府推出的措施取得平衡。他指,酒精有害,市民也要透过均衡饮食,确保身体健康。
香港控酒联盟表示极度失望。联盟义务秘书、卫生署前助理署长程卓端指,对减税鼓励更多市民喝烈酒,为饮酒人士的健康、家庭、社会、生产力及长期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十分忧虑。她又质疑政府未有就减税的影响进行广泛详细的评估和讨论,便作出决定,希望政府日后于管控酒精供应和限制酒精宣传推广方面,有实质有力的方法应对。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发起联署,反对调低烈酒税,指措施会鼓励市民饮酒,增加市民患癌风险;又指本港的医疗体系已面对人口老化、慢性疾病增加的巨大挑战,减税引发的疾病,恐怕会变成“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林哲玄表示,当局2018年曾订下2025年防控慢性疾病的目标,包括减少酒精相关危害,指相关目标言犹在耳,反问政府情何以堪。
多名医护和病人关注组织代表,都有参与联署,包括香港移植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周嘉欢、香港医学专科学院主席梁嘉杰、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等。
香港酒类行业协会对减烈酒税表示欢迎,认为可为香港创造商机,将激励更多高价烈酒进入香港市场,预期香港在烈酒交易和拍卖市场的份额将会进一步增加,有望刺激贵价烈酒,包括中国白酒零售,过往可能存在的水货走私行为有望转向正规的进口渠道。协会同时对低价烈酒未能减税感到遗憾,认为市民的选择权极其重要,并希望饮酒能为市民带来幸福感,将继续敦促业界提醒消费者理性饮酒,倡导责任饮酒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