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出席立法會答問 稱施政報告提改革 要明白「立甚麼」「破甚麼」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李家超出席立法會答問 稱施政報告提改革 要明白「立甚麼」「破甚麼」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會上重申,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正加速演進,香港亦處於關鍵經濟轉型期,又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改革是為了結果的提升,並非為改而改,只講顛覆或只求推倒重來,是忘記了改革目的,必須要明白「立甚麼」、「破甚麼」,要因地制宜,張弛有道及拿捏得當。

李家超說,改革要整個社會一起參與和推進,行政立法機關有帶領社會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時,更重要是從自身開始,自我革新,自我識變、應變和求變,亦是他將「齊改革、同發展」定為施政報告重點方向的原因和期望。

李家超又提到,已向中央提出恢復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及擴大「一周一行」至內地其他試點城市,但不適宜公開與中央探討的細節,指試點城市與香港交往最多及交通最方便,期望有關爭取可以盡快有成果。

他又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會制定旅遊業發展藍圖2.0,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領導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強調並非取代文體旅局的責任,而是加速及輔助,需要加入新思想及突破做法,由18區專員提供發展旅遊的意見。

民建聯劉國勳關注,發展局在7月發通知,要求決策局和部門採取便利發展及協同合作的思維,處理與土地發展相關的申請,關注通告實際執行的情況,能否改變政府審批文化,改變工程造價高的問題。

李家超回應指,公告指示政府各人都應有促進發展的責任,他認為,每個公務員都希望服務市民,要不斷優化制度,又指明白公務員的工作態度受社會各界關注,在最近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中,香港政府效率位居全球頭三位,相信各個部門在磨合上會愈做愈好,所有公務員都樂意提升不同環節的效率。

新思維的狄志遠認為,本港貧富差距大,市民欠缺歸屬感,參與社會事務的積極性低,或影響經濟發展。李家超回應指,狄志遠每日都表達對政府的不滿,他歡迎批評的言論,指有差異才有進步,但更重要是求同存異。李家超指,香港要建立關愛共融社會,市民有不同看法十分正常,政府願意聆聽,不需要誇大情況,又指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有合理的法律保證,在規管下能進行任何經濟活動。

身兼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認為,本港在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時,不應遺留自資院校,《施政報告》提出修訂《專上學院條例》,是「只重規管、不重扶持」,擔心在收生不足情況,將有自資院校關閉。

李家超指,修訂《專上學院條例》是為了確保私人大學教育水準合符水準,確保本港教育的「金漆招牌」,但不代表沒有支持自資院校,認為定好標準亦是支持的一種。他又指,在增加學生來源方面已提出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當中在吸引內地學生來港方面,會加強與內地部委探討,但過程需時,但絕不會空口講白話。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