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贤称扩大对中层资助房屋比例 青年申请公屋已有下降趋势

房屋局长何永贤表示,现时本港30岁以下一人申请公屋宗数,较2020年下跌约22%,相信青年逐渐将目标由公屋转移至其他房屋市场。何永贤接受报章访问时,谈及近年青年被指“躺平”申请公屋的问题,指以往楼价贵,青年未能负担私楼,同时居屋供应不足,因此选择申请公屋,但未来5年的整体公营房屋供应,较本届政府上任时的5年期增加约8成,加上二手居屋按揭贷款保证期放宽,担保期由30年延至50年,按揭成数达九成,加快居屋二手市场流动,有助他们转移到其他市场。
何永贤表示,期望扩大房屋阶梯的“中间部分”,即资助出售房屋;未来公屋、资助出售房屋和私楼的3层比例,将由“5:2:3”逐步变成“4:3:3”,以协助青年上流。她又表示,港人首次置业计划的项目没有停止,相关供应亦不会“封顶”。
《施政报告》提出收紧富户政策,提高富户需缴额外租金及降低相关入息限额。何永贤表示,可以由现时收取1.5倍及双倍租金,改为2倍、2.5倍或3倍租金;家庭5倍月入限额可降至4.5倍或4倍;亦可以按方程式计算具体租金金额及入息限额,相信有机会调整,只是幅度及多寡。适逢明年是立法会换届选举年,何永贤认为,只要政府制订政策公平及公道,可承受政治压力。
至于住满10年才须申报入息及资产的时间,何永贤表示政府希望维持不变,指不少㓥房家庭“挨贵租”多年,轮候很长时间才可获配公屋,如果居住年期太短便要申报入息及资产,会缺乏足够时间培养上进及上流的动力。
她又透露,最新的一般轮候公屋申请约有12.3万宗,较2020年约15.6万宗跌约21%,反映公屋供应“消化”轮候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