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研通力合作 为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文:吴杰庄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创新科研通力合作 为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文:吴杰庄

内地与香港科技合作委员会日前在西安举行了第18次会议,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与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分别率领两地代表团共同出席参,会议审议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同意加强政策对接,支持特区政府按照《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策略,全速推动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包括加快建设河套香港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并推动科研数据流通。

林新副部长指出,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发出加速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动员,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总体部署,也为香港创科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将两地创新资源与措施行动,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加大力度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出席会议的创科局长孙东表示,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特区政府正依照《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所订定的方向及策略,推动香港创科生态圈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为香港高品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同时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希望两地科技界持续深化合作,让香港为科技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事实上,内地与本港过去一年落实不少重要举措,包括内地继续对香港新增开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下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开放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予香港年轻学者申请,让香港科研人员深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香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评审工作也已初步完成。而特区政府稍后将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科研要素流通的创新政策。

创新科研和技术发展,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一环,必须着重于研究速度和效率,以及成品推出,继而形成产学研一条龙的供应链。而新质生产力当中,“新”这个字也包含了速度要快的意思,科研成果慢一步变化成产品,便会失去先机。

创新科技发展含有多个环节,包括制定政策、寻找新技术、确立企业及市场定位、找资金找人才等,创新更是香港吸引高质量投资的核心,香港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在Web3、AI、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绿色科技等新兴领域突破,通过设立基金、建设科研平台、引进人才等措施,培育更多竞争力强的科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美国在高新科技特别是芯片技术上对中国实施围堵政策,美国新一任总统更扬言要对中国产品加征超高额关税,国家与本港现时面临的地缘政治角力与创科发展的挑战,比过去任何时间都巨大,而且是迫近眉睫。香港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投资趋势,需深化开放战略,构建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未来应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人才入境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强化与国际市场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国家和本港经济及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近日在一个中美论坛上指出,科技成为中美关系紧张的焦点,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崛起,特别是科技发展方面,令美方担心会推动中国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但他预计,中美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脱钩的情况最多只会持续约五年,随后将会出现逆转,原因之一是开发关键技术费用非常昂贵且耗时,采取技术分工合作可降低成本,因此技术合作研发将会成为一个新的主流。而这在一点上,香港正在努力参与之中。

吴杰庄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立法会议员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