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平台指去年来港旅客业务增65% 日本来港客增逾2倍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旅游平台指去年来港旅客业务增65% 日本来港客增逾2倍

本地旅游平台Klook去年入境旅客业务增长65%,超越行业平均的31%,其中日本旅客增长2.15倍,成为来港旅客中的最大市场;出境旅客业务方面,日本预订量按年增长3成,仍然是最受港人欢迎的地区。Klook指,除了日本,去年来港的主要旅客市场包括菲律宾、韩国、台湾、内地和新加坡,均按年增长1.1倍;来自美国及印度等地旅客市场亦录得1.55倍的增长。

港人外游方面,Klook指旅客在日本以外,目光逐渐投向亚洲以外地区,欧洲、美国和澳洲的业务按年增长6成。中东及越南更按年增长9成。内地亦因高铁等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增长62%,成为港人预订目的地增长排名前3位。

另外,Klook调查显示,旅行逐渐被视为个人成长及重启身心的重要方式,全球64%旅客会为重整心情而计划旅行,48%在旅行后感到完全充电。香港方面,52%港人希望透过旅游逃离沉闷的日常,47%想透过旅游对抗工作倦怠,而44%则渴望透过旅游取得新灵感。此外,有92%出游后经历“旅行后遗症”,其中69%的港人旅行回港后,已打算计划下趟出行。

研究亦指出,9成年轻旅客因无法踏上旅程而感到沮丧,主要原因是时间及财务限制。而在香港,64%受访者因时间限制不能旅行,57%则提到财务原因,分别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60%和46%。不过,同时有89%港人已计划今年至少安排一次海外旅游,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目的地除了首选日本,亦包括北欧、澳洲和英国等。


Klook香港、澳门及泰国区总经理岑皓祺表示,数据反映报复式旅游已经过去,旅游本身成为旅客调节身心的重要环节。他指出,调查亦反映旅客更注重深度游,有91%的受访千禧世代和Z世代愿意将旅游一半的预算用于有意义的体验。

调查亦显示,有65%旅客运用AI安排旅游行程,尤其是Z世代。41%的香港受访者对使用AI作旅行规划有强烈兴趣,特别是用于翻译和语言协助、研究目的地或体验活动,以及安排行程;3分之1的旅客会在抵达目的地后才预订旅游体验,其中41%的香港旅客认为,即兴预订的最大动机是能够找到最后一刻的优惠或折扣,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3%。

展望今年来港旅游趋势,岑皓祺表示对旅客人数增长乐观,主要因香港的旅游产品已经更丰富,除了盛事经济下有不少国际活动来港举行,加上启德体育园区开幕,相信会为香港带来更多入境旅客。由于基数较小,他认为来自欧美和印度地区旅客的增长潜力最大,东南亚旅客亦开始愿意去离周边以外国家更远的地点,如台湾和香港,预计2025远程和东南亚旅客都会增加。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