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鳴指國安法並非洪水猛獸 斥反修例暴亂最「惡毒」是幕後推手

日前履新的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接受報章訪問,回顧2019年曾擔任總指揮,處理理大校園行動。他說,當時每日都接觸到被捕年輕人,發現他們多受朋輩影響,缺乏清晰動機,他叮囑團隊小心處理,避免標籤這些年輕人,並強調事件的「幕後推手」最「惡毒」。他又強調,國安法並非洪水猛獸,很多西方國家均有訂立,只是有人嘗試污衊本港國安法並認為不應立法,猶如「把家中門窗拆掉」,會繼續危害本港安全。
周一鳴在訪問中回應成功處理理大事件,他認為是整個團隊的功勞,當時首要考慮的是被困年輕人的身心健康而非拘捕與否。針對相關案件的檢控工作,周一鳴表示,每宗案件有其獨特性,會依法依規處理,不涉及追溯期,不論任何案件,調查工作會視乎需要繼續進行。他重申警方依法依規處理每宗案件,警隊未來會繼續推動青少年工作,向他們灌輸守法意識和正確價值觀,並協助誤入歧途者重回正軌。
被問到2019年後,一些年輕人與警方關係對立,周一鳴指出,警隊近年在青少年工作上投入大量心力,從中培養他們的守法意識及正確價值觀,成果有目共睹,例如從2024年公眾意見調查所見,18至29歲年輕人就警隊表現給予的分數,較上一次於2021年的調查大幅上升37.9%,反映市民對警隊工作的認同和接受。

對於公眾集會與遊行,周一鳴強調,法例列明市民擁有相關權利,但從2019年事件可見,不少公眾集會「掛羊頭賣狗肉」,表面是遊行,實則成為鬧事分子進行破壞的平台,因此警方會風險評估,考慮活動性質及舉辦方的意圖,以確保不構成安全風險。他重申市民有權表達意見,但其他市民亦有權不被影響。
周一鳴又表示,國安法與其他法例無分別,跟兇殺同屬嚴重罪行,只是國安法屬「重中之中」。由於大多市民的認知停留於調查工作,日後要加強大眾對國安20個重點領域的意識,例如經濟安全及網絡安全。對於剛卸任警務處處長的蕭澤頤被美國制裁,他強調對此「嗤之以鼻」,日後會繼續加強情報蒐集及主導工作。
被問到執行國安法會否對國際藝術交流造成寒蟬效應,周一鳴表示,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很多藝人知悉「紅線」,亦有創作自由,本地及外地訪客仍享受盛事,反映國安法對創作無影響。他強調國安法並非洪水猛獸,很多西方國家均有訂立,只是有人嘗試污衊本港國安法並認為不應立法,猶如「把家中門窗拆掉」,會繼續危害本港安全。
周一鳴說未來重點工作之一是鞏固團隊文化,入職基礎訓練會加入誠信管理,入職後亦定期舉辦工作坊,任內會提倡團隊合作。他強調自己與其他警員無分別,只是擁有不同角色,相信憑個人經驗及團隊合作,定能以「無畏無懼、忠誠勇毅」方式繼續服務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