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咨会一致有条件通过将军澳第137区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咨询委员会下午开会,一致有条件通过将军澳第137区,及相关填海区的发展项目环评报告。环咨会要求项目须符合3个条件,包括倡议人必须在海事工程开始3个月前,向环保署提交珊瑚移植及优化计划,包括珊瑚施工调查结果、移植方法、接收地点及适合度等;以及在砍伐树木相关工程开展1个月前,向环保署提交树木管理及优化计划,并建立社区联络小组,以联络受影响持份者。
环咨会建议,项目采用非直线生态海岸线设计,为海洋生物提供多样化栖息地,亦应该种植原生本地物种,以及探讨使用低碳排放建筑方法,考虑气候变化而采用适当建筑措施,并在施工期间加强减废及回收再用。

环咨会成员、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锦波,在会上要求项目倡议人使用新技术,将珊瑚切碎后移植,以保育濒危珊瑚品种,相信方法可行。亦有委员担心珊瑚移植过程困难,提出将珊瑚保留于适合生长的环境。
环咨会副主席梁美仪会后补充,相关技术将珊瑚切碎后移放在石屎下,并以人工繁殖,再搬入大海;指本地技术发展成熟,经处理的珊瑚存活率达90%,亦能应用于不同品种。至于珊瑚能否移动,他指要视乎健康状况,若珊瑚状况良好,基石直径不足半米,就可安全移植,否则要再次繁殖。
将军澳第137区发展项目合共提供约5万个住宅单位,供约13.5万人口居住,环咨会指年初已公开环评报告予公众查阅,期间共收到38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