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聯同金管局及銀行打擊傀儡戶口 開放更多防騙伺服器數據

警方去年錄得超過4.4萬宗詐騙案,涉款91.5億元;近1.5萬人因各類型騙案及洗黑錢罪行被捕,較2023年增加14%。警方指,洗黑錢案件宗數跟隨整體騙案數字上升,犯罪組織透過社交平台以金錢誘使市民申請及出售銀行戶口作洗黑錢。
金管局聯同警方及銀行業界推出5項措施,加強偵測及打擊傀儡戶口網絡。當中包括向28間主要零售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承辦商,開放更多防騙伺服器數據,例如可疑的銀行帳號、電話號碼和電郵等。銀行可檢視現有客戶名單,標示有懷疑的戶口為可疑戶口,一旦其他客戶轉錢至有關戶口,銀行可考慮提出進一步審查、即時提醒客戶有詐騙風險,及按需要向警方求助。
當局亦要求銀行運用網絡分析技術,偵測相聯的可疑戶口網絡,並向警方報告,讓警方經調查後充實防騙伺服器數據庫。
金管局亦規定銀行在6月底前,實施具備識別高風險情況或詐騙風險指標的動態監測系統,盡快向客戶發出警示;今年將檢視措施成效。局方今日會向銀行發出通告,分享保護客戶和打擊傀儡戶口的良好做法。
新措施亦包括修訂《銀行業條例》,建議銀行在「要求及回應」及「自發性披露」機制下,在銀行間分享資訊。同時,建議銀行,在懷疑涉及受禁行為的情況下,才可分享帳戶及交易資料至指定平台、接收資料只能用於偵測或防止受禁行為,及需設立有效資料保密制度。金管局及警方將監察資料分享的運作情況。若今個立法年度通過條例草案,會爭取在年底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