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拟设立全港医院急性中风通报系统

伊利沙伯医院中风科与联合医院自2021年起,在联网内部透过使用科技,首创急性中风通报系统,大大缩减院内各部门的联络时间,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加快了中风患者的治疗,令病人康复率提高,医管局有意在全港医院成立类似系统,计划在7月左右选定一至两间医院试行,之后再陆续推展至其他医院。

九龙中医院联网中风科顾问护师郭慧茵说,以往中风病人送院后,往往要花好多时间,致电不同部门作准备,但自从与医院科技资讯部合作,共同研发出有关系统后,只需在系统输入相关病人资料,其他部门就可以即时知道,再配合现有的院前中风通报机制,可缩短病人接受治疗的时间。她又说始终每间医院在处理程序上会有些微分别,因此需要时间试行,再因应个别医院情况调校。
她表示,现时共有8间中风科护士诊所,分布在不同医院联网,每年服务约3000人次,按过往经验,有关服务能减少患者使用急症室,亦有效降低患者再次中风入院的风险至低于5%。
另一名九龙东医院联网中风科顾问护师余忠诤表示,中风是本港第四大常见死因,每年公立医院接收约12000宗急性中风个案,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比例为8比2,而中风有年轻化趋势,2001年至2021年期间的研究显示,18至55岁港人中风发病率增加约三成。他解释,并非指中风在年轻人身上好常见,而是可能与市民近年多关注中风问题,因此会做身体检查,及早发现问题,令确诊的机会上升。
他指出,如果缺血性中风病人能够及时送院,在黄金治疗时间内接受急性溶栓治疗,将可争取最佳治疗成效,经过多年努力,在他工作的联网内,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比率,由10多20年前的3至4%,已提升至17%,病人能够完全康复的比率大为增加,他提醒市民要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房颤动,即心跳经常有不规律的情况,并最好有量度血压的习惯,以预防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