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本周五起以无人机巡逻边界及西九龙 会作录影搜证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警方本周五起以无人机巡逻边界及西九龙 会作录影搜证

警方去年10月成立无人机队,为进一步扩展无人机应用,并提升巡逻效率,警方周五起将推行为期3个月的“小型无人机行动调配先导计划”,在边界警区及西九龙总区,试用无人机巡逻。

警方今年1至4月已完成12次无人机山岭搜救。由本周五开始警方将在边界警区使用自动化无人机库系统,沿边境围网规划飞行路径,并派无人机自动跟循路线巡逻,由两名警员分别控制系统及无人机升降,预料巡逻时间将由1小时,缩短至约15至20分钟。

至于西九龙总区,警方会按行动需要,调派配备热成像、放大器等的无人机,进行反罪恶巡逻,例如监察爆窃黑点,或监视疑犯的逃走路线,从而制订围捕方案。每次飞行将由一名警员手动操控无人机,另一名警员会从旁监察。警方强调,先导计划不会针对特定案件,将因应无人机功能,灵活调配警力。

大型活动科重点及搜查组总督察罗海明表示,每次飞行前,警员都会检查无人机运作是否正常,而每架无人机均有避障功能,并配备降落伞,一旦故障都能安全降落至地面,市民亦有足够时间躲避正在降落的无人机。

警司高仲英则指,无人机出动前最少一星期,警方会在巡逻范围内挂起写有“警察无人机执行中”的横额,并透过各屋苑及大厦管业处通知市民。他又指,无人机只会在公共区域进行监察,但一旦因侦查需要搜证,无人机就会即时开始录影,不会提前通知市民。

他指出“其实没办法预先通知,因为不知道时、地、人、对手何时出现。我们最多做到当案件发生,有多于一架无人机在现场执勤、警务工作需要时,可能用其他配备喇叭的无人机(广播),进行疏散、呼吁。” 高仲英又指,每次飞行前,均须由警司级人员批核飞行路线、起降点及高度,并避免飞近民居,强调会严格遵守私隐专员公署守则,保存及处理录影所得的资料。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