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称会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 若须修例配合愿听取意见

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他表示在加快发展北部都会区方面,同意要在不同环节加大加快加深力量去做,审批程序涉及不同部门,每个部门都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统筹及高层次去领导很重要。北部都会区成立了由他作为主席的督导委员会,如果其他法律的修定可以加快北都发展,他愿意听取意见。

李家超表示,过去两年多政府已经加快步伐大力推动北都发展,但他对步伐仍感到心急如焚,希望与立法会议员探讨加快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李家超又问议员陈健波认为相关发展的樽颈位在哪里,程序上有哪些地方要修改。陈健波说问题在于协调,例如同一件事很多人处理,如果没有终极而唯一的审批机构,过程会较慢。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表示,目前北都的规划、收地等如期进行,但私人市场参与程度受外围经济环境影响,似乎不似预期,令北都发展看似不够快,建议调整土地政策,例如摆脱过往土地以最高发展价值获取短期的收益,从地价先行改为以产业先行,以土地培育产业创造长远税收及附加价值,例如按实补价,容许按实际发展规模及用途厘定地价金额,亦可推出特长租约,鼓励企业作长远规划及投资。
刘国勋建议成立北都公司,更灵活弹性与私人市场合作,同时可强化北都办的执行角色,研究成立北都管理局或制定北都条例的可行性。他又建议采取“1.5级产业园”的模式,加快产业落地,以及加快发展北都大学城,扩大洪水桥大学城用地规模,并优先上马。

李家超回应说北都已采取片区模式发展,会研究按实补价的概念可以如何落实。他表示,目前市场外围环境不太好,财政受压力,要考虑一些新方法。至于“1.5级产业园”发展模式,李家超认为要循香港的优势去推动产业发展,应发展较为灵活的综合产业。他亦同意加快大学城建设,相信教育局会考虑。
商界议员廖长江提出,政府会否进一步成立一个或多个法定机构,或由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制定北都内不同园区的高层次发展策略,承担日常管理和招商引资的工作。李家超回应说,北都所占面积约为香港大约三分一,对于议员关心的顶层设计和架构,属于很大的议题。他指出,如将北都与机场作比较,机管局现时做得非常成功,但机场面积只占香港的百分之一、二,而北都所涉的整体规划、部署、资源、力量都是超大规模,是否一个大架构或再分为不同架构,在各自范围内推进,他希望听取意见。
李家超又说,非常关心架构、方法、资金等方面,强调北都是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并非一般房地产发展,因此土地发展应有新思维。
国际调解院将于本港成立,明天在港举行《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在立法会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上,经民联议员梁美芬形容,调解院是国家送给香港很大的礼物,她建议特区政府多将经常与香港有交往的国际法专家、专业人才等推荐给国家,作为国际调解院的人才,又关注当局如何利用国际调解院,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有助香港加入RCEP。
行政长官李家超回应说,国际调解院在港设立,对香港带来的利益是影响深远,可不断发挥影响力,凝聚不同国家地区的人才,将整个生态圈扩展至全球,当局愿意将人才推荐给国家或国际调解院。
李家超又说,香港进入了加入RCEP的过程,会先参加组别,说出香港的优势和如何作出贡献,香港在法治建设及法律有优势,特别在解决商业争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