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将大规模普及 未来5年售价料降37%

高盛发表报告,指消费电子行业的下一个增长引擎—AI/AR眼镜正在启动,预计平均售价,将从2025年的306美元,持续下降至2030年的192美元,为大规模普及铺平道路。而AI功能的不断完善,正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关键,内地灵伴科技的Rokid眼镜,将接入通义千问等多个大模型,Meta的产品则搭载自研AI模型。
高盛指出,随着AI/AR眼镜价格持续下降、功能不断完善、生态逐步成熟,增长轨迹与TWS蓝芽耳机在2017至2023年的爆发期如出一辙。中国AI/AR眼镜市场,预计2024至2030年出货量将实现56%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出货量达到700万对。
高盛表示,目前市场上多数智能眼镜售价,已降至2500元人民币(约350美元)以下,而在即将到来的618购物节中,中国品牌更提供约19%的折扣,预计将刺激短期需求强劲增长。目前主流产品支持实时翻译、环境识别问答、会议记录总结等功能。
高盛又指,市场正迎来产品创新的密集期,Meta的Ray-Ban AI眼镜已在今年2月突破200万对销量大关,其后续产品Oakley Meta AI眼镜和Hypernova将在下半年发布。苹果亦计划在明年推出配备摄像头和语音助手的智能眼镜,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将在近期发布相关产品。Google则通过与Xreal等硬件供应商合作,推广旗下Android XR操作系统,整合Gemini AI功能。
高盛又指,AI/AR眼镜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拓展,由最初的娱乐功能向生产力工具演进。在娱乐领域,用户可通过虚拟大屏幕观看电影,享受沈浸式音频体验;在工作和学习场景中,实时翻译和字幕叠加功能,可以显著提升效率;在日常生活中,第一人称视角的视频拍摄功能,满足社交分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