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宇指機場無人駕駛巴士相撞 顯示系統需進一步優化
香港國際機場禁區內昨日 (6月22日)有兩架無人駕駛巴士相撞,據了解,事故路線屬於新規劃路線,於約半年前開始測試,事發時兩輛無人車正位於交匯路口,因判斷對方行駛意圖時出現誤差,導致行車路線重疊,儘管兩輛車同時起步後已即時啟動安全剎車,最終仍然發生擦碰。
事故顯示出機場所使用的無人駕駛系統算法仍然存在不足,仍需進一步優化,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認為機管局即時暫停所有無人駕駛巴士服務,以徹查事件的決定是謹慎的做法。
張欣宇要求機管局展開全面調查,重點審視三大方向:詳細事故成因;當前系統的技術路線和方案是否與國際最先進水平同步;將來後台監察以及日常檢查流程能否有效預防類似風險。
張欣宇指出,香港國際機場五年前開始進行無人拖車、巡邏車及員工巴士的多場景應用,至今總行車距離已超過210萬公里,技術表現相對穩定。而香港在2024年3月訂立《道路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規例》及《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及先導使用實務守則》,在法例規管層面為香港自動駕駛建立清晰的框架,現行制度對技術測試準則、操作環境限制及事故責任歸屬均有明確規範,亦吸引到海內外多間科企及車企來港發展,為香港帶來技術、資金和技術人才。
張欣宇重申,科技發展必須以保障公眾安全為基石,發展無人駕駛應要做到比人類司機駕駛更為安全。機管局既要嚴肅檢討事故成因,也需避免因噎廢食。
面對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張欣宇認為必須確保香港採用的系統始終貼近國際前沿水平,唯有以最先進的技術方案為支撐,配合嚴格的風險管控機制及法例保障,方能真正讓自動駕駛提升運輸效能、提升大眾信心以及支持香港科技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