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上半年收126宗不當對待本地勞工投訴 逾七成半為飲食業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勞工處上半年收126宗不當對待本地勞工投訴 逾七成半為飲食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若有市民認為僱主為聘請外勞而不當對待本地勞工,歡迎致電勞工處投訴熱線,他指上半年勞工處收到126宗投訴,逾七成半為飲食業,涉及僱主懷疑聘請外勞後解僱本地勞工。孫玉菡表示,若調查屬實,會對涉事僱主作行政制裁;勞工處同時會加強對巡查食肆,要求本地勞工和外勞比例須符合規定。

對於有企業以全公司整體員工數目,作為計算本地勞工和外勞比例,但前線員工的外勞比例超出規定。孫玉菡指,若細分員工比例,會對中小企營運構成困難,又否認大公司容易鑽漏洞,強調審批外勞過程嚴謹。

孫玉菡又表示,至今收到約50名鴻星海鮮酒家員工求助,涉及的欠薪及遣散費等約800萬元,勞工處正聯絡鴻星履行僱主責任,若有能力須支付薪金,否則將動用破欠基金協助。 本港3月至5月失業率升至3.5%,為近兩年半新高。

孫玉菡指,本港經濟處於轉型期,建造、零售及飲食業界等面對困難,失業率稍微上升,但仍與過去20年的平均數相若。他又說,勞工處會協助餐飲界失業員工求職,亦強調輸入外勞政策會優先確保本地員工就業,目前外勞只佔總勞動人口約1%,沒有造成顯著影響。

為加強支援照顧者,《施政報告》提出建立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結合社署、醫管局及房署資料,提前辨識高危個案。孫玉菡表示,與私隱專員商討後,認為數據互通符合私隱條例,將於數星期後,率先在老化嚴重的沙田和觀塘區試行,針對低收入照顧者及屋邨長者,由社福機構及關愛隊主動上門探訪,協助長者登記成為社福機構會員等,並盡快推行至全港。

孫玉菡强調,為保障私隱,機構及關愛隊只會得知高危個案的姓名、住址,而不會知道病歷等資料,為確保有需要人士得到幫助,當局傾向不讓照顧者簽署同意書或選擇退出資料庫。

政府年底將會推出方案保障外賣員、速遞員等新興數碼平台工作者。孫玉菡表示,現時各數碼平台為員工購買的意外保險保障範圍及數額不一,初步構思立法規定平台要為員工購買指定金額的意外保險。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