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指車隊的士難應召喚 陳美寶解釋車隊管理需有過渡期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市民指車隊的士難應召喚 陳美寶解釋車隊管理需有過渡期

運輸署向四支的士車隊發出正式的士車隊牌照,為期5年,但有指各平台車輛數目不足,令市民難以召喚車隊的士。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留意到有關情況,但每件事需要有過渡時間,的士車隊有改革誠意,當局亦有改革決心,會密切督導車隊運作情況。

陳美寶說,的士車隊剛剛推出,受到巿民和傳媒關注並希望體驗相關服務,但由於每隊車隊的車輛數目不是太多,當有很多巿民想嘗試服務就有不同情況出現。她認為,每件新事物推出都有過度時間,而車隊本身亦有負責人、熱線及平台處理客戶問題,運輸署會密切監督車隊運作情況。

陳美寶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現時各支車隊賣點及定位不同,法例規定及發牌條款寫明各自必須有網約平台。現時有不同機構向運輸署及車隊招手, 希望有統一平台讓不同手機應用程式掛靠。

她提到八達通除了有自己的應用程式外,亦有提供收費裝置,之前已經接觸過的士車隊期望合作,其中兩隊已經與八達通簽署協議,會將車隊的應用程式透過八達通的平台,讓巿民方便叫車。她說,如果有其他更方便或更先進的平台參與,政府會鼓勵及樂見。

陳美寶表示,隨著科技進步,已有不同機構向運輸署及車隊招手,以統一平台結集車隊的士,署方樂見做法,同時希望司機以開放態度,利用車隊的平台服務,增加接單途徑。她又說,現時部分的士有提供電子支付但仍不普遍,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且擁有先進的公共交通工具,希望在電子支付上有立法基礎,當局有決心推廣並強制所有的士提供電子支付。

政府日前公布網約車規管框架,平台、網約車及司機均須領牌。陳美寶表示,框架是以市民安全及利益為依歸,如要讓點對點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必須有規管,相信市民亦期望署方為服務把關,如司機能合法、安心地提供服務,亦助增加市民對服務的需求。

規管框架亦建議,網約車的車齡不能超過7年,與目前的士車隊的3年車齡限制不一。陳美寶表示,政府研究各地經驗,並從安全及車輛保養角度提出合理要求,指社會對7年車齡有不同意見,當局會作出社會能接受的取態,讓規管更到位,滿足市民需要。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