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指车队的士难应召唤 陈美宝解释车队管理需有过渡期

运输署向四支的士车队发出正式的士车队牌照,为期5年,但有指各平台车辆数目不足,令市民难以召唤车队的士。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一个电台节目表示,留意到有关情况,但每件事需要有过渡时间,的士车队有改革诚意,当局亦有改革决心,会密切督导车队运作情况。
陈美宝说,的士车队刚刚推出,受到巿民和传媒关注并希望体验相关服务,但由于每队车队的车辆数目不是太多,当有很多巿民想尝试服务就有不同情况出现。她认为,每件新事物推出都有过度时间,而车队本身亦有负责人、热线及平台处理客户问题,运输署会密切监督车队运作情况。

陈美宝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现时各支车队卖点及定位不同,法例规定及发牌条款写明各自必须有网约平台。现时有不同机构向运输署及车队招手, 希望有统一平台让不同手机应用程式挂靠。
她提到八达通除了有自己的应用程式外,亦有提供收费装置,之前已经接触过的士车队期望合作,其中两队已经与八达通签署协议,会将车队的应用程式透过八达通的平台,让巿民方便叫车。她说,如果有其他更方便或更先进的平台参与,政府会鼓励及乐见。
陈美宝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已有不同机构向运输署及车队招手,以统一平台结集车队的士,署方乐见做法,同时希望司机以开放态度,利用车队的平台服务,增加接单途径。她又说,现时部分的士有提供电子支付但仍不普遍,认为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且拥有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希望在电子支付上有立法基础,当局有决心推广并强制所有的士提供电子支付。
政府日前公布网约车规管框架,平台、网约车及司机均须领牌。陈美宝表示,框架是以市民安全及利益为依归,如要让点对点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有规管,相信市民亦期望署方为服务把关,如司机能合法、安心地提供服务,亦助增加市民对服务的需求。
规管框架亦建议,网约车的车龄不能超过7年,与目前的士车队的3年车龄限制不一。陈美宝表示,政府研究各地经验,并从安全及车辆保养角度提出合理要求,指社会对7年车龄有不同意见,当局会作出社会能接受的取态,让规管更到位,满足市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