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库局首披露冒牌水诈骗事件 招标不采评分制由陈嘉信批准

冒牌水诈骗政府案发生超过一星期,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首度披露,招标过程不采用评分制是由物流署署长陈嘉信批准。陈嘉信早上上班时,无正面回应事件。

政府采购鑫鼎鑫冒牌水风波,令到行政长官李家超公开批评物流署,是他上任三年多以来第一次。李家超上周末视察牛头角时曾说:“我非常关注,这次物流署把关不力,虽然中标的公司是提供虚假资料,但事情发生在一个每天都做采购的专职部门,我大为失望。”
物流署署长陈嘉信今早上班时无回应事件。有记者提问:“特首对你把关不力感失望,你有什么回应?”陈嘉信说:“我没有补充,上星期说过了。”

翻查物流署今年及2023年的购买樽装水标书,今次招标未有如两年前般采用评分制,而是在符合基本技术规格后,按每公升水的价格考虑。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回复传媒表示,因应樽装水的规格简单明确,指定技术规格和运送安排要求,亦已在招标文件内列为必要要求。原先在计分制下,可获取分数的项目,例如交货期由7日缩短为5日等,已被纳入招标文件作为必要或可取要求。因应上述考虑,物流署署长按既定机制,批准是次招标不采用技术评分。
立法会议员何敬康说:“看到制度上有问题,市民会说有没有官员需要问责?我觉得不需要去到这地步,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政府可能过去对买水,轻看了这件事。我觉得未来,上至大型基建,下至厕所买厕纸,一定要用同一个(招标)制度。”
立法会议员(会计界)黄俊硕:“政府有很多招标,有些金额比较大有些比较小,若用同一标准,的确所投放的资源或得到效果未必成正比。投标者、中标者,在坊间找专业会计师帮忙做尽职调查提交报告。”他期望调查报告会提供实际建议,减少同类事件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