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指数》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排名跃居榜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世界百强创新集群的最新排名结果,“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升至榜首,“东京—横滨”集群及“美国圣何塞—旧金山(三藩市)”集群先后紧随,北京集群排名第四位,“上海—苏州”集群、首尔及纽约集群都排名前10位。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通过3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集中程度,包括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以及今年新增风险资本交易量指标。今年全球百强创新集群分布于33个经济体,当中以中国占最多,合计24个,美国及德国分别有22个和7个。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全球十大创新集群贡献全球40%的专利申请量和35%风险资本交易量。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占比最高的集群分别为“东京—横滨”、“深圳—香港—广州”,以及首尔,分别占全球总量10.3%、9%和5.4%。
以人口规模计,美国圣荷西—旧金山集群及英国剑桥是创新密度最高的集群,中国的宁德升至全球第四,受惠宁德时代专利申请量激增。以科学论文发表计,首三位集群分别为北京、“上海—苏州”,以及“深圳—香港—广州”。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芬克(Carsten Fink)接受访问表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升至第一,主要由于今年新加入风险资本交易量指标,认为内地及香港企业都吸引不少国际及本地大型创投基金参与。
他表示,数码通讯及电脑科技都是区内发展优势,特别是有不少来自深圳的知名企业,同时亦覆蓋化学和生物科技产业,认为区内有不少用地可吸引大量人才落户,带动创科蓬勃发展。
芬克在记者会上提到,“深圳—香港—广州”3个城市在创新集群内各自发挥贡献,区内集群组成多元,其中香港作为科研中心,拥有全球顶尖的大学,科研发表成为集群内重要组成部份,同时亦看到香港的科研概念透过跨境合作发展,香港亦是融资重要来源。
他表示,集群要增强竞争力,需要维持健康的创科生态系统,包括继续投资教育及科研系统,同时要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对于促进创新十分重要,例如电池系统领域需要AI增强效能,认为政府或私人企业都需要在有关方面促进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