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容許跨區轉移地積比 甯漢豪稱城規會將把關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施政報告》提出容許跨區轉移地積比 甯漢豪稱城規會將把關

《施政報告》宣布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到其他地區,針對長沙灣、旺角等7個重建需要較迫切的地區,容許將私人重建項目增加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或其他地區使用,或轉為金額用作抵銷部分地價。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記者會表示,所有獲增加的地積比率,初步認為轉移時將以樓面面積計算,亦不會因為更改用途而改變面積大小,但所有項目都要經過城規會審批,才可以轉移地積比率到其他發展地盤。若然業權人選擇轉用金額抵銷部分地價,當局將會設置有效期,但會聽取業界意見再制訂時長。

被問及跨區轉移地積比率,如何平衡城市規劃的需要,甯漢豪強調不是「想轉就轉」,相信城規會將會發揮把關角色,又解釋七個指定區域都較老舊,相信重建有相應限制,跨區轉移地積比率,有助加大市區重建誘因。又表示將會公平公正計算補地價,相信措施符合公眾利益。

另外,《施政報告》宣布向市建局批出三幅用地,被問到批地做法會否影響政府的財政負擔,甯漢豪表示,市建局是法定組織,目前使用同區七年樓齡賠償方案,亦對市建局構成財政壓力。她形容不能看見伙伴資源不足,但不予理會,相信做法不影響政府的開支。

甯漢豪表示,政府會繼續造地,未來10年準備好約2600公頃熟地,7成來自北部都會區,滿足發展需求,亦讓政府有健康的土地儲備,強調將土地準備好不等於馬上推地,會因應市況靈活推地。

甯漢豪又指,「城中學舍計劃」截至9月中,教育局已接獲9個正式申請,大部份屬商廈改裝成為學生宿舍,位於紅磡、觀塘、深水埗、旺角、灣仔及上環的現有建築物。已有5宗申請符合資格可進入審批程序,如果9個申請順利推展,共可提供約1500個學生宿舍床位。

她表示,因應市場反應熱烈,《施政報告》宣布擴展計劃,不只商廈改裝,新建以及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學生宿舍亦能受惠。發展局年内會預留至少3幅,主要位於市區的全新商業土地興建新宿舍,並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