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饮用水事件 小组提6项先行措施改革物流署现行机制

政府早前采购樽装饮用水疑被诈骗;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公布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提出的6项先行措施,并督导物流署即时落实。 许正宇表示,物流署已发出内部工作指引,订明在拟备招标文件、评审投标书及合约管理阶段,尽职审查的要求及详细指引,防范潜在欺诈行为。
同时,已修订《招标和合约的标准条款》,规定投标者及承办商必须同意政府直接向第三方核实提交的资料,在审核及合约期间进行实地视察,并在发现虚假陈述资料时,即时终止合约。
许正宇指,物流署亦已扩大原有内部审计专队的职能,重组为“采购及物料管理审核组”,作为第三方审查专队,加强抽查,并适时上报部门首长,以提升部门警觉性及防范意识。署方亦已在上月,向采购及财务工作人员讲解骗案手法及识别技巧,加强人员培训。
许正宇表示,审计署已发布审查饮用水招标过程的管理建议书,反映当中涉及人为疏漏,因此下一步将进行纪律调查,将由首长级甲一级政务官刘焱负责,涉及10多名物流署及财库局库务科高级人员。被问到调查对象是否包括物流署前署长陈嘉信,许正宇指具体事务牵涉前线、高层及中层人员,不论人员是否已退休都会包括在调查对象内,调查后的相关纪律处分将交由公务员事务局决定。
政府表示,将会就早前怀疑因受骗而采购“冒牌”樽装水的事件,展开纪律调查,涉及10多名来自物流署及库务科的人员,期望今年年底完成调查。

“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主席、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审计署提交的管理建议书指出,事件中出现人为疏漏情况,因此将进行纪律调查,厘清涉事人员的责任,是否涉及违反政府或部门规定而构成不当行为,是否工作表现未能达到其职级及经验应有标准等。由于事件涉及物流署和财库局高层人员,适宜由从未参与事件的政府人员进行调查以示公正,因此将会由首长级甲一级资深政务官刘焱负责今次纪律调查。
本身是劳工及福利局常任秘书长的刘焱说,纪律调查的焦点是希望厘清涉事人员的责任轻重,例如是否有人违反政府或部门的内部规定出现不当行为,而需要作出纪律跟进;涉事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否未能符合其职级或经验应有的标准,需要采取管理措施;又会覆检相关文件识别哪些是涉事人士,联络对方作出陈述,如有需要可能会约见涉事人员。
刘焱说,调查目的是希望可找出在事件中,不同阶段所有涉事人员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例如在准备标书或评审标书时有没有做好和做足尽职审查,批出标书后发现合约问题时有没有妥善处理、有没有疏漏情况,期望今年年底完成调查,如有任何人员有纪律或表现问题,会交由公务员事务局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