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回应社会关注 卢宠茂称公院殓房免费存放期由3日延长至28日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医管局回应社会关注 卢宠茂称公院殓房免费存放期由3日延长至28日

医管局原计划明年1月1日起,公立医院殓房实施新收费,逝世病人遗体在医院停放首3日免费,之后分层收费。措施引起市民和殡仪业界广泛关注和批评,指当局不了解处理遗体殡葬需时的流程,当中包括领取死亡证及申请遗体火化最少要等两至三星期。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指,考虑市民意见后,将遗体免费存放期,由首3日延长到28日。

卢宠茂指,公立医院调整殓房收费并非为了增加政府收入,目的希望为死者家属尽早安排处理殡仪事宜,是为先人着想能早日安息,同时减轻医管局殓房压力。卢宠茂指,超过95%遗体能在3日内获得死亡证,所以初始方案定在第4日开始收费。他表示,食环署承诺能在15天内为遗体火化,相信加上办理死亡证的时间,所有流程能在约3星期完成,相信免费限期延长至28日,能为市民提供缓冲期,认为时间充分合理。

卢宠茂又指称,如果市民不是“好拣择”,一定能在食环署申请到火化时段,若个别先人家属要选择时间和地点,就要自己做好安排。他表示,28日的殓房免收费安排,不只考虑资源问题,而是从殡葬角度出发,遗体一般3星期已会出现腐化情况,4星期已经是最大限期,有机会影响容貌,强调医院不是长期的存放遗体的地方。

卢宠茂表示,在公立医院离世的人数不断增加,由2007年的3.2万人,上升至现时超过4.1万人。虽然医管局殓房设施的数量增幅比死亡人数多,但遗体平均存放日数不断上升,令殓房使用率在某些时候超过100%。

卢宠茂指,公立医院收费改革强调“能者自付”原则,希望通过殓房收费,引导市民善用现有医疗资源,让医疗系在面对人口老化时,变得更稳固。他指,年初公布医疗收费改革时,将医疗服务放在首位,首要任务是照顾好患病巿民,所以当时注重在讲解医疗服务收费,及后再处理行政工作。

医管局行政总裁李夏茵指,逝世病人遗体在公院殓房存放第5星期开始,将收取每日200元费用,到第6个星期,每日收费为550元。她指,根据医管局数据,八成遗体在第28日离开医管局殓房,余下的遗体中,有一半为申领经济援助和获得豁免的巿民,预计推出新政策后,只有一成遗体需要付费。她指,政策原意是希望在世人士能及早领取遗体,并举办葬礼。

李夏茵解释,殓房收费的构思,很早之前已开始研究,她说,九成半死亡个案,其实医生都可以在3日内发出医学证明文件,加上参考过市场上的收费安排等因素之后,便提出原本3日免费存放的做法,不过近日听到很多社会关注,所以决定从善如流,延长免收费日数。期望可以令市民早日走出伤痛,亦表达到对前人的尊重。

李夏茵又说,整个收费改革过程都有与病人保持紧密联系和咨询,医管局会吸取今次教训,日后或将咨询的范围扩大,以免有同类的情况再发生。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