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基指立法會選舉政府不設KPI 公務員不投票會引起外界質疑
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7日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香港已「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基本上亦已解決國家安全的問題,要令到香港興盛,立法會的角色很重要。他指出,立法會的功能包括監察政府、傳達民意、制定通過法律、優化政府政策,這些功能均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市民應該踴躍投票,選出心儀的立法會議員,透過立法會反映民意。
陳國基又表示,政府沒有就下月的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率訂立關鍵績效指標(KPI),亦不會要求公務員聲明自己在選舉當日有否投票,但形容所有選民都去投票就是政府的目標。他表示,所有能方便市民或僱員投票的便利措施,永遠都不會嫌多,不希望有市民因要上班而未能投票。
政府官員近日紛紛呼籲市民投票,又多項提供便利措施,陳國基表示,立法會是香港行政管治的主要部分,因此政府才會如此緊張,呼籲市民投票。他又指,近日傳媒的焦點都落在問責官員宣傳上,反而候選人的政綱、政見及個人魅力等,佔主流媒體的篇幅沒有想像中多,希望傳媒多加報道。
他又指出,公務員有多一個身份,政府做的事,公務員應該支持,政府舉辦選舉,公務員就要以身作則,若政府僱員都不投票,外界就會質疑為何自己人都不投票。他又表示,鼓勵所有公務員投票,但投票保密,政府無法得知公務員何時投票或投票給哪位候選人,強調不會迫任何人投票,亦不會檢查有否投票,有信心絕大部分公務員都會投票。

對於有意見指,在愛國者治港下每名候選人背景都差不多,不用投票選擇。陳國基認為是一個很錯的觀念,90個議員均代表不同界別,有議員較注重民生、亦有較注重勞工、商界等議題。陳國基又表示,不會估計投票率,亦不會與上屆作比較,但當然希望投票率越高越好,投票率越高,越能充分反映每名選民的意願。
政府舉辦的立法會選舉論壇,被指缺乏候選人互相質詢環節,以及候選人過於客氣或答非所問,討論欠缺火花。陳國基在電台節目回應時強調,論壇設有辯論環節,候選人之間可互相發問、自由辯論,但希望候選人在任何場合,都不應以謾罵、抽後腿或揭私隱的方式討論。
陳國基表示,若「火花」是指以往論壇中出現互相謾罵、講粗口、互揭瘡疤的情況,是不好、並非「正路」的辯論,強調政府希望選民知悉候選人對議題的看法,形容是高層次的辯論,不希望出現市井、互相謾罵的情況。他舉例指,校際辯論比賽亦毋須以謾罵方式與對手辯論,而同樣能達成好的辯論效果。
陳國基又說,政府不會指示參選人以激進或溫和方式辯論,全由他們自己發揮,而候選人亦要把握機會,在論壇中發表自己的政綱和看法。他又認為,即使是由愛國者治港,每名愛國者代表不同界別,對不同議題的立場都不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