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委:十五五要確保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半進程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四中全會通過有關「十五五」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十五五」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十五五”時期要確保完成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一大半進程。
韓文秀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一些外部勢力對中國全方位打壓遏制,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以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更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他指,中國正處於由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邁進的關鍵階段,經濟發展加快轉型,國內大循環主體作用、內需主導作用更加凸顯。人口轉向減量發展階段,老齡化程度加深,少子化、人口區域增減分化趨勢明顯。必須更好適應新形勢,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他強調,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完整產業體系、豐富人才資源優勢。要加快破除瓶頸制約,針對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國際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受限等局面,努力解決好科技自立自強問題。針對一些國家搞”脫鉤斷鏈”,要努力解決好產業競爭”前有圍堵、後有追兵”問題。針對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尚未完全出清,努力解決好重點領域風險隱患防範化解問題。
韓文秀又說,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一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相對滯後;二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壓力較大;三是基礎領域存在短板弱項,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防災減災特別是應對極端天氣能力,亟待進一步加強。”十五五”時期,必須在補強短板弱項中挖掘發展潛力,推出更多務實舉措,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文章強調,”十五五”時期,要確保在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上取得重大進展。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著力打造新興支柱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形成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章亦說,要充分發揮服務業在吸納就業、助力產業升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全鏈條推動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基礎軟件、先進材料、生物製造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決定性突破,加快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創新和應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教育中心、科學中心、人才中心,產出更多標志性原創成果。
文章又說,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十五五”時期,要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新引擎,持續提高新能源供給比重,建設能源強國。
韓文秀又提及軟實力建設,指當前國際軟實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持續增強。”十五五”時期,要全面增強綜合國力,切實加強國家軟實力建設,提升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升國際話語權。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成為更加廣泛的全球公共產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保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上取得重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