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分析第3波疫情发现3条传播链 至少2条属输入病毒

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分析本港第3波疫情,发现26名确诊患者的新冠病毒病株基因排序,发现全属“GR型病毒株”,来自3条传播链,当中至少2条传播链是由输入个案引起。

研究发现患者当中19有位人的病毒基因排序完全一样,他们大多数涉及不同的主流群组,包括有彬记粥面店、新发茶餐厅、慈云山中心、港泰护老中心、北角隽妍教育中心、屯门富临酒家等,涵盖全港不同地区。
这些个案与菲律宾的输入个案,病毒基因排序非常相似,相信是第3波疫情其中一条传播链,但研究团队不清楚菲律宾输入个案的身分。根据法例,由菲律宾返港人士及菲佣,都必须强制检疫14日,但获豁免检疫的船员在本月8日前抵港,均毋须检测病毒。

而跑马地礼顿山的确诊个案,与一些哈萨克斯坦机组人员的病毒基因排序一样,而且他们入住邻近的铜锣湾假日酒店,环境因素脗合,相信是第2条传播链。至于第3条传播链涉及西贡相思湾村居民,但研究团队仍在追踪源头。

研究团队指,目前至少找到两条传播链与输入个案有关,引发第3波疫情。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说:“第3波爆发,病毒株的基因与第1波及第2波其实很不同,不似由第1波或第2波遗漏了没有病征的病人,导致第3波爆发。我不能说完全没可能,但不似,现时的实验或科学结果,证实了与输入个案基因相类似一点。”
团队指,病毒传播时会不断出现基因突变,但团队最近在检取屯门富临酒家群组样本时,发现病毒再没有出现突变,可能是病毒已经在人体适应,又或者这批人是短时间内同一场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