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愛國者治港並非要搞「清一色」 泛民愛國者可依法參選當選

全國人大會議通過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後,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今次的決定,是自香港國安法後,中央治港又一大舉措,是一套「組合拳」,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全國人大連續兩年就香港議題作出重要決定,反映中央對港澳事務高度重視,亦反映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治港方略。
張曉明指出,香港選舉制度安全性不足,令反中亂港份子得以透過選舉進入政權機關及制度架構,外部勢力得以深度干預和滲透香港;加上選舉制度的不確定性,成為香港高度政治化的催化劑。
香港的修例風波演變為社會動亂,充份證明香港存在的是政治問題,張曉明說,這次做法是維護香港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的治本之策,有利於香港實現長治久安。修例風波演變為社會動亂,充分證明香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有的人說,「選舉制度要不要民主」、「民主步伐快一點還是慢一點」,而是涉及奪權和反奪權、顛覆和反顛覆、滲透和反滲透的較量,中央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退讓的餘地。

他指,完善選舉制度是運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具有對香港政治體制的決定權,阻斷反中亂港勢力在體制內奪權的通道,形容與制定國安法是一套「組合拳」,是釜底抽薪、有效治理挑戰香港憲制秩序的種種亂象,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政治穩定、政權安全。
張曉明強調,愛國者治港並非新事物,亦並非要在香港社會、政治中搞「清一色」。他指中央有兩條政治界線,就是不愛國的人不能進入特區政權或管治架構,不等於他們不能在香港正常工作和生活;另一界線,是將不愛國的人,特別是反中亂港份子,排除在特區管治架構外,但不等於將所有反對派或泛民主派,全部排除在管治架構外。不過,不可簡單將反中亂港份子和泛民畫上等號,指泛民中也有愛國者,仍可依法參選、依法當選。
張曉明指出,香港立法會將來的民意代表性會更廣泛,立法會仍可聽到不同聲音,包括批評政府的聲音;不同的是,可能再見不到做醜陋宣誓表演的人,亦再見不到肆意拉布、甚至大打出手的議員。
張曉明形容,今次是為香港選舉制度「動手術」,堅信手術後香港會回復健康,活力會釋放,香港居民會更安居樂業,「一國兩制香港號」會乘風破浪。而人大的決定與港區國安法形成組合拳,令香港有條件發展經濟,破解房屋等民生問題,香港有望從此擺脫政治爭拗,走出政治泥沼。
他強調,無任何人比中共和中國政府更懂得一國兩制寶貴價值,及保護一國兩制的初心,無論是訂立港區國安法,抑或今次完善選舉制度,以至將來做的一切,都是為維護一國兩制,不存在改變一國兩制的問題。

全國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勇指,一國兩制方針下,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在香港特區實施的所有制度、機制,都是建立在這個憲制機制上,制度和運行要符合憲制基礎的要求,如果做不到,甚至違反或損害這個憲制基礎,相關制度和機制就必須修改完善。
他又指出,去年8月11日人大常委會決定,規定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職不少於一年,直至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根據規定,香港特區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以及修改後的附件一、附件二等規定,自行決定何時舉行下一屆立法會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