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設會計及財務匯報局監管會計及核數師 許正宇稱並非「加辣」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政府擬設會計及財務匯報局監管會計及核數師 許正宇稱並非「加辣」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網誌中表示,建議將財務匯報局現有的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權力,由涵蓋上市公司核數師擴展至所有核數師,並建議改名為會計及財務匯報局,引起業界關注。

許正宇今早在立法會進一步解釋指,今次改革是「三步走」安排,現時已開始諮詢主體法律,期望下年推出具體實施細則及附屬法律,強調絕非「急就章」,過去亦有與會計師公會等業界及用家見面及溝通,未來亦會到立法會介紹方案。

他指,今次改革將原本放在會計師公會的工作,搬至財務匯報局,形容是「搬屋」不是加辣,認為改革不單對業界有利,亦令會計師公會能更專注行業發展,包括制訂標準等,會計師公會本身的公信力亦有提升,能突顯其服務專業的核心功能,令業界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鞏固。

前會計界立法會議員梁繼昌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指,以往專業團體作自我監管,但美英等地曾爆出核數醜聞,不少國家的會計監管職能由工會轉至獨立監管機構,認為是國際趨勢。不過他指,當局的公布太突然,不少業界認為太急,希望當局詳細諮詢後才進行改革,各方人士有就相關議題與他接觸,會盡量反映業界意見。

梁繼昌表示,擴大財匯局職能後,會計師公會職能被大幅削弱,在目前政治環境下,難免令人聯想到當局最終希望所有專業團體都改為獨立機構監管,質疑政府功能無限擴張,本港會否失去經濟自由度。他又說,非執業會計師並非負責核數,只在商業機構工作,認為可由會計師公會監管。

另外,銀行公會就引入個人信貸資料服務機構展開招標,目前3間機構進入下一個階段,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銀行公會將定下實務守則,為機構的企業管治、客戶個人資料使用及安全定立標準;金管局亦修定政策,落實銀行日後需透過中介平台與個人信貨資料服務機構連接及遵守要求,認為已大幅加強規管,因此當局無計劃立法,要求信貸資料機構運作需要經金融監管機構監管或授權。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