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冀農曆新年前可通關 方便港商年底趕貨支薪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在一個電台節目說,港商在疫情以來都未能到內地廠房處理業務,若政府能爭取明年初通關,是好消息,期望政府提供更多詳情,包括通關範圍是否只限大灣區。他又說,明年農曆新年在2月,工廠一般會在之前趕貨,若政府能爭取到1月通關會較好。
史立德又指,廣東省現有港資企業有兩萬多間,希望在不影響內地防疫下,能安排每日1000至2000個通關名額,並優先開放落馬洲及羅湖兩個陸路口岸,相信大部分廠商願意配合健康碼實名登記安排。
對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報章專訪時表示,通關須逐步有序,首批涉及恩恤及要到內地簽約或來港上市等商務需要人士,史立德希望能涵蓋廠商。他表示,自己已經近兩年沒有到內地處理業務。如果在國內有生意的人士、有自駕車、已接種兩針甚至三針疫苗,並驗出有抗體,亦接受點對點封閉式往還,應獲優先安排通關。
史立德說不能因通關而為內地帶來風險,兩地防疫措施應該緊密配合甚至統一,若「健康碼」實名登記是無可厚非,相信大部分廠商願意配合。他又說,廣東的港資企業有兩萬多名廠商和員工,此外亦有金融、法律和保險從業員,在香港工作但在深圳居住的港人和跨境學童等,期望通關初期每天限額有1至2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