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强调须坚持动态清零 全国疫情防控才能胜利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两年多疫情防控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做法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疫情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目前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上海清零攻坚战初见成效,吉林及其他多地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李斌在记者会上被问到“动态清零”政策应否因地制宜、适当变通,和在部分地方实现“与病毒共存”,他回应指疫情防控是总体战,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各地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才能赢得全国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若个别地方“动态清零”不坚决果断、搞变通,病毒就可能在当地生根,导致当地疫情迅速扩散和疫情外溢,甚至出现跨区域传播,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就指出,中国主要通过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目前全国已接种33亿剂新冠疫苗,九成人口已完成接种,但不同年龄层仍存在接种率不平衡问题,特别需要提高长者和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实现可控主动免疫屏障。
梁万年表示,中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率不够高,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冲击,因此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同时做好医疗资源、隔离床位、药物和物资供应等应急准备。
梁万年又指,近期爆发疫情的上海和北京人口都多于两千万,属于特大城市,而今轮疫情都涉及Omicron变种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增加特大城市抗击疫情的难度,包括在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能力上有更高要求,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考验。
梁万年又指,上海疫情为北京散发性疫情带来启示,必须“以快治快”,和病毒赛跑,遏制扩散,树立“动态清零”信心,并提高社会特别是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他强调,上海和北京抗疫都需要全社会动员,以更快速度和更科学手段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