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海鮮舫南海沉沒千米海底 專家質疑不適宜移離避風塘

屬於港人集體回憶的珍寶海鮮舫,由拖船拖往東南亞國家,昨晚於南海水域,因遇上風浪致船身入水而翻側,最終入水沉沒於西沙群島水域。香港仔飲食集團表示正就事件了解,又指打撈工程非常困難。理大物流及航運學系實務教授(航運)李耀光今日(21日)回應指,由於珍寶海鮮舫船樓高,食風面大,容易受風受浪;又指事發的海域水深超過1,000米,如果要打撈需要深潛設備,加上該水域天氣比較惡劣,預計打撈費用會相當高。
有超過40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在南海遇上風浪沉沒,海事科技學會資深會員李健光認為,今次拖船的方法並不合理,指如果海鮮舫被拖走時,有發電機和電泵,並有人在船上值勤,就能自動排水,不致入水沉沒;但如果將海鮮舫當成一隻「死船」拖走,關閉所有設備,就有機會翻側,拖輪為求安全,就必定要「斬纜」放棄海鮮舫。
李健光又指,拖船事前理應因應航程、天氣等因素,加固船身。對於珍寶集團的「海角皇宮」1999年售往菲律賓時,利用半潛船運送船隻,李健光認為珍寶海鮮舫體積較大,費用可能會較高,亦未必可行。
有海事專家質疑,海鮮舫的結構是否適宜移離避風塘,指船隻即使未拖至南海,在南丫島附近無遮擋的海域,都已經有機會翻側。專家解釋說,以往本港有汽車渡輪要轉售至印尼等地,都要事先用木板圍封船隻,又指船隻如果無設防水門或隔水倉,一旦甲板入水或有積水,就容易產生「自由液面」,有機會令整艘船翻側。專家又表示,近日有西南季候風,即使沒有颱風,海面都有機會出現暗湧,未必適合將海鮮舫拖走。
選委會界別立法會議員管浩鳴對事件表示錯愕,相信大眾都感到可惜。他指出,香港仔飲食集團一直未有透露海鮮舫的停泊位置,希望集團交代事件來龍去脈,釋除大眾疑慮。 新思維形容事件耐人尋味,指珍寶海鮮舫是港人集體回憶,值得保育,促請政府解釋對保育海鮮舫不為所動的原因,並對沉沒一事作出深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