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稱移居外地港人回流發展 無任歡迎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報章訪問時指出,他不會用「移民潮」字眼來形容港人移居外地問題,因為各人離港的背景和原因不同,有些人或出於學業、個人發展或家庭等理由。他又說,「回歸前後經常有人出出入入,因為香港開放」。他承認如今人口進出數字比以往多,因全世界都在「搶人才」,香港有些人因此離開,是可以理解。
李家超又說,自己曾在英國生活一年,深感當地交通不及香港便捷。他對移居海外的港人返港發展「無任歡迎」,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指出,只要尊重「一國兩制」,熱愛香港及遵守包括《基本法》在內的法律,都是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
李家超在訪問中又表示,其中一個即將公布的措施,是縮短檢疫日期以減低對旅客回港的不便,但縮短多少天,有待跟醫務衞生局及醫管局審視各方數據後再作決定。至於具體應與海外還是內地先通關,他表示兩方面都要做,互不排斥。
針對與內地恢復通關問題上,李家超強調雙方一直保持溝通,會向內地反映本港情況,雙方如要達成任何「連繫」,需要先建立互信基礎,要讓內地政府覺得「你不會背叛我的利益」,其次是要視乎雙方有何共識,例如現階段如何逐步打開方便之門。
被問到有否通關時間表,李家超說,這個字較為籠統,香港與世界永遠都是打開門。政府首要研究如何盡快將不同限制減至最低,讓香港恢復正常社會經濟活動,重拾競爭力。他又說,明白檢疫措施為旅客帶來不便,但放寬管制措施亦要考慮其他因素,包括長者疫苗接種率未到他最希望達到的目標,若疫情來襲,長者便首當其衝;醫療系統能否負荷,如感染數字持續上升,隨時有三分之一公營醫療服務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