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文称将新冠病毒视作“ 流感”是言之过早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高永文称将新冠病毒视作“ 流感”是言之过早

本港每日确诊个案重上过万宗水平,行政会议成员、 前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指,每日入院确诊者人数,由上月初约1000人,增加至现时约3000人,认为本港医疗体系已濒临超负荷,相信政府不希望再收紧社交距离措施,但视乎疫情发展亦不能排除可能性,呼吁市民在现有措施下做好个人防疫,并尽快接种疫苗。

政府研究将“疫苗通行证”的适用年龄,由12岁降至5岁,有组织关注会否削弱小童社交生活和权益。高永文认为,目前最重要是保护儿童不受新冠病毒影响,避免他们感染后出现重症或须入院;若儿童没有手提电话,可用纸本针卡或方便携带的通行证作为证明。他希望家长理解当局并非强逼儿童打针,又认为本港鼓励接种措施,相比其他地区,已不算极端。

高永文在一个电台节目指,明白社会部分人希望尽快复常,但参考外国情况,透过感染达到群体免疫,要付出好大代价,又指不能假设未来出现的新变种病毒,威胁会越来越小,现时指新冠病毒会“流感化”是言之过早,因此不适合“放手” 去取消防疫措施。

高永文又指,社会共识是推动疫苗接种,如果现时鼓吹本港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和透过感染达致群体免疫,会令公众感到混淆,又指部分人鼓励市民只打某种疫苗是不对,认为越有权威的专家,越要考虑言论对公众影响。

至于本港有没有机会在11月完全取消海外人士入境酒店检疫安排,改为7天家居医学监察,高永文指政府需要再审视现时“3+4”安排下的输入确诊数字, 未适宜即时决定。

本届政府开局两个月,高永文认为政府整体作风和以往不同,行政长官李家超和不同官员都更主动就政策和持份者沟通,他又认为日后行会非官守成员除了可以多做解说,亦可主动推动不同政策,又期望本届政府克服疫情后,加快本港融入大湾区医疗体系,提升区内医疗服务质素。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