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时亨评防疫政策“两头不到岸” 损害金融中心声誉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局长马时亨指,本港防疫政策正严重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他在电台节目表示,近月曾到东南亚和欧洲公干,不少地方已经将新冠病毒视为流感般的风土病,有地方已经解除口罩令,当地机场的免税店生意兴旺,与香港机场水静鹅飞,名店不开,形成强烈对比。
马时亨又指,以往他可以直航到苏黎世公干,但目前不少航空公司已削减香港的航班,他近月就要经东南亚转机。由于要满足回港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的要求,他亦要花上千多港元在东南亚做检测,除了费用昂贵之外,亦要担心航班一旦延误,结果可能不获承认,而且旅客回港后又要再做检测,令人感到麻烦,种种关卡都会令旅客却步,即使检疫安排放宽至“0+7”,作用也不大。
马时亨指,据他理解本港的防疫政策相对内地可以有较大自由度,有弹性调整防疫措施。他指本港现时无条件清零,难以与内地通关,但同时亦无法对外开放,形容本港目前“两头唔到岸”,“在水中央,但迟早浸死”。
他指与半年前相比,现时对外开放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见,明白政府行事要谨慎,但亦要尽快部署及公布路线图,例如航空公司亦要提早部署人手。他不想社会如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早前所讲“共赴黄泉”,但香港的检疫政策已实施太长时间。
马时亨指,新加坡利用香港未开放的空隙,大力发起攻势,抢去不少资产管理业务、盛事及人才,虽然本港在股市及债市仍有优势,但门关得越耐,被抢去优势的风险亦越高。
马时亨又指香港在金融、资讯科技、教育及医护行业明显有人才流失,他不争拗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指香港无移民潮的观点,但即使有人外移后可能回流,人才正流失亦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