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社区独有优势 创造崭新旅游体验》

早前“艺苑寻珍”展览的揭幕礼在香港故宫博物馆举行,让列支敦士登王室传承逾四百年的珍藏得以首度在香港展出,列支敦士登公国元首汉斯.亚当二世更指展览能够继续促进跨文化和跨时代的互相了解和沟通,这对于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积极意义。
在推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的使命,特区政府主要透过打造包括M+博物馆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内的西九文化区成为艺文新地标,再附以一系列“盛事之都”的品牌活动,让游客能够透过不同的大型文化艺术园区和活动了解香港,加深对香港多元文化的认识。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不同地方的艺术文化在港呈现,促进市民对其了解。
除了走“高大上”路线的大型文化园区,具备在地独特性的社区文化同样值得重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素菊曾指社区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有效途径。举例言之,北京南锣鼓巷举办“惊蛰锣鼓”民俗文化节,便促进了跨年龄层、跨阶层的协作式文化巡游和拜访。目前,长洲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龙等活动都是响铛铛的文化活动名片。然而,这些活动应该持续提升社区参与的程度,将本地居民都纳入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例如“街坊带路”为居民提供社区为本的文化教育,以社区导赏团、社区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开拓文化影响力。如何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文化品牌,对于香港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笔者建议,旅游发展局可完善现有的“香港.大城小区”计划,加强当区居民的参与度,例如邀请合资格团体为居民提供社区文化教育、招募居民成为导赏员、引进参与式预算模式让居民协商理想的社会文化项目或活动、设立文化相关工作小组并邀请居民加入等,从而进一步增强每个社区的文化特色,成为香港向世界展现的崭新艺术文化旅游体验。与此同时,旅发局亦可加强与区议会或即将成立的地区关爱队作更深入的合作和互动共同拓展社区文化。此外,政府亦应考虑将社区文化发展纳入《施政报告》中的指定项目指标,例如预计社区文化景点增加特定数量、达到的平均访客人次等。而社区文化亦可加入流行文化节等拟议项目当中,进一步丰富文化体验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李婉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