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溫度上升創紀錄 風暴激增極端天氣頻發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海面溫度上升創紀錄 風暴激增極端天氣頻發

今年夏季除了北半球多個地區氣溫創紀錄,氣候暖化亦都令到6 月份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創有紀錄的174年來最高,厄爾尼諾現象亦都令情況加劇,其中邁阿密附近的大西洋沿岸海水溫度,高達攝氏32度。海洋科學家指,隨著水溫升高,海洋失去吸收全球多餘二氧化碳和熱量的重要功能,加劇天氣引致的災難,未來幾十年中,每年的損失可能會增至1萬億美元。

極端天氣模式,在部份地方會成為常態,而且頻率更高。 海洋表面溫度上升,原因是近幾十年來,全球海洋吸收了90%溫室氣體造成的變暖,而家變成同陸地溫度互相影響的惡性循環。引發更強的風暴、海平面上升以及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消失。

美國國家環境信息中心指,目前處於冬季的南極,海冰在6月份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而衡量風暴集體威力的指標—全球累積氣旋能量,幾乎是6月份正常值的兩倍。今年2月至3月,在澳洲附近形成的風暴「弗雷迪」Freddy ,持續5星期,創下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及氣旋能量指數最高的熱帶氣旋記錄。「弗雷迪」橫渡印度洋後在東非登陸,造成數百人死亡。

而厄爾尼諾出現,通常會抑制大西洋的風暴,但大西洋的高溫可能改變這種情況,通常北大西洋的颶風季節要到9月先達到高峰,但6月份已經出現兩場風暴,是50多年來第一次,今年的風暴活動可能比往年更多。

專家將今年今年大西洋出現的颶風數目預測,由14個增加到18個。 海洋變暖除了帶來洪水,亦都可以造成乾旱,炎熱的海洋會導致大氣層上的高空急流以極端的方式彎曲,形成高壓區,將熱空氣困在原地幾個星期,形成熱蓋(heat dome)。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酷熱的天氣使電力需求創下歷史新高;歐洲方面,意大利撒丁島上星期的氣溫達到攝氏46度,幾乎打破歐洲的紀錄;亞洲方面,東京的氣溫比夏季平均值高出近攝氏9度。

乾旱令到加拿大出現歷來最嚴重的野火,美國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以及歐洲萊茵河和多瑙河水位下降,影響到重要貨運路線的航運。全球甘蔗和大米等農作物的供應亦都受威脅。 氣候科學家指認為,海洋變暖問題最終只有一個解決方案: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在達致零碳排放前,情況將持續下去。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