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更新中小學中文科指引 培養國家文化「保護意識」
教育局更新初中和小學的「中國語文教育課程指引」,列明在小學透過中文科學習中華文化的目標,除了10多年前舊版指引中指,要達至欣賞和思慕中華文化外,新指引加入了「培養對國家文化的保護意識」。
新指引亦列明在課程規劃上,要透過閱讀經典篇章,加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守法」、「同理心」等價值觀和態度。 有任中文科的資深教師指,中國語文科本身就有責任協助推動國民教育,亦是業界一直在做的事,只是過去業界較著重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單單聚焦文本的實用性,認為今次局方更新指引,能夠為老師提供更清晰的方向,透過中文科推動學生價值觀教育。
教育局委託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中國語文教育課程指引」,是作為學校制訂規劃校本中國語文課程的依據,其中初中和小學的指引,分別自2001和2004年沿用至今。
教育局上星期推出2023年的初中和小學修訂版本,其中在小學中國語文課程的學習目標,同樣提到學習中華文化的三個層面,由認識、反思到認同。不過「文化認同」除了舊版所指,對中華文化「產生欣賞和思慕之情」,新版還要求課程達到「建立文化自信的同時,培養對國家文化的保護意識」。
而在「課程規劃」上,亦特別加入加強價值觀教育,列明學生要透過閱讀經典篇章,培養「堅毅」、「國民身份認同」、「守法」等價值觀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