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表《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 冀提升競爭力
運輸及物流局發表《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指香港港口受外圍經濟及政治環境影響,大灣區港口積極發展,港口間的競爭激烈,加上內地近年放寬國內航權政策,疫情後班輪公司為趕船期「跳港」,不停泊原編定的港口,令香港的港口中轉業務雪上加霜。《行動綱領》提出4大發展方向,包括打造香港成為綠色港口,增加港口競爭力;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加強宣傳香港海運品牌,及對海運港口局的支援。
其中為造綠色港口,當局研究為本地船舶及遠洋船提供綠色甲醇和其他潔淨能源加注的可能性行,同時促進智慧港口發展,研究構建聯通機場、港口及其他物流的信息平台,及港口社區系統營運安排,又會檢討遠洋船及內河船繳付港口設施,及許可證的費用。 綱領又提出加強本地人才培訓,與大灣區海事學術機構交流,建立聯合培育的機制,又會檢討「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的資助數量及金額,但當局無回應是否考慮放寬業界輸入外勞。
當局又會在明年起,研究對大宗商品貿易在內的重點海運領域,推行稅務寬減優惠,又會檢討現行稅務寬減措施,研究引入新稅務扣減安排,取代船舶租賃稅制下2成的寬減稅基優惠。
綱領又提出,加強海事處船舶註冊服務,簡化船舶註冊流程,研究在下年度,向船東提供批量註冊優惠,及達國際減碳標準的綠色優惠措施。
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表示,港口活動受外圍環境和全球經濟狀況影響,很多因素未必可以完全控制,不會估算落實多項措施後,港口吞吐量會提升多少,最重要是「固本培元」。他指,香港港口是中國唯一的自由港,清關快、效率高,有「保時港」、「追更港」的美譽,而且香港實施普通法,稅制簡單;形容制訂今次綱領,有如做一次「體檢」,需要在「綠色港口」和「智慧港口」方面加把勁,提升競爭力。
林世雄表示,會加強對外宣傳香港海運優勢,招商是全球性,但亦會聚焦在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中東及一帶一路國家的新商機。 海運及港口發展專員陳婉雯表示,香港面對土地不足、營運成本高昂、人才短缺、遠離貨物生產地,以及設備自動化程度相對低的挑戰。
雖然香港港口吞吐量近年下跌,但仍是全球十大最繁忙貨櫃港之一,支撐近8萬就業人口,因此必須提升香港港口的競爭力和地位,加快香港高增值航運服務的發展,鞏固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歡迎當局發布綱領,指不少內地港口海關效率大幅提升,香港海關通關便捷的傳統優勢已經逐漸減少,建議政府充分考慮香港港口的定位,加強與大灣區其他港口的分工協作,整合不同港口的比較優勢,避免資源重叠,加強大灣區各港口的整體競爭力。
葉文祺亦認同,當局發展「綠色港口」的方向,建議政府盡快興建設施,為遠洋船隻加注液化天然氣和甲醇,以取得「先行者優勢」,成為領先於區內其他港口的綠色能源加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