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助脊髓受损者加快复康
因意外或癌症等病理性退化导致脊髓受伤,或脊髓功能受损,可能会影响下肢活动能力。医管局目前在3间脊椎受伤复康中心引入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步行姿势,患者只要穿戴上,就会有足够支撑,能减少体能需求、延长复康治疗时间,达致更佳的治疗效果。
有临床诊断为脊椎退化的患者。于完成手术后,后获转介至九龙医院接受复康治疗,在步行训练时,会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协助承托背部和双腿,物理治疗师则会全程从旁辅助,检查他的步行姿势及肌肉收缩状态是否理想,经过约一个月10堂首阶段治疗后,患者已可自行用枴杖走路。
九龙医院高级物理治疗师张宇洋表示,医管局引入“外骨骼机器人”前,治疗师一般会安排患者使用传统外支架进行复康训练。传统外支架会以铁枝支撑患者的膝盖和脚板,患者要辅以手和腰部力量,支撑身体及活动双脚,体能消耗较大,训练时间只可维持约5分钟;加上支架需要度身订制,令患者难以在黄金复康期内尽快完成治疗。
他指,“外骨骼机器人”的支架及摩打可为患者的大腿和腰部提供足够支撑,减少对体能的需求,可延长训练时间到半小时至1小时,让患者可重复训练,协助神经复康及重塑。机器人亦配有感应器,可调节训练模式,会因应患者步行时的力度和重心,适当调整辅助力量。
目前医管局辖下的薄扶林麦理浩复康院、九龙医院和大埔医院,均配备“外骨骼机器人”,相关服务的先导计划自前年9月展开以来,每年提供可提供约3000堂服务;其中九龙医院至今已有近30名患者使用过机器人,当中约20人已完成最少一个阶段的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