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展寰指物管公司非为住户垃圾“包底” 只是执手尾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谢展寰指物管公司非为住户垃圾“包底” 只是执手尾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指,垃圾收费实施后,即使屋苑大型指定垃圾袋为住户收集垃圾,单独住户仍然需要购买指定垃圾袋弃置垃圾,强调这个做法并非“包底”,只是物管公司在过渡期内为住户“执手尾”。

谢展寰指出,当局估计垃圾收费实施初期,有部份住户不使用指定垃圾袋,所以物管公司唯有以大型指定垃圾袋包起这些垃圾再弃置,以免垃圾车不收取这些垃圾。

环保署日前在社交媒体澄清,指法例无禁止屋苑物管公司,以用一个大型指定垃圾袋,为住户“包底”收集垃圾。环保署助理署长胡劲欣早上在电台节目表示,不鼓励物管公司为市民“包底”,实行初期会有半年适应期,会透过宣传教育,鼓励市民改变习惯。她指,如果只靠清洁承办商“包底”,违反政策原意,令垃圾收费形同虚设。

胡劲欣指,垃圾收费是希望市民为自己制造的垃圾负责,举例指,一家四口需要用起码20公升的垃圾袋,但如果分类取出回收物品,只需要用10公升或15公升的垃圾袋,为了鼓励回收,市民日后可以在“绿在区区”利用回收物储的积分换取指定垃圾袋,毋须付款购买。

另外,谢展寰指,环保署会在未来一、两个月,陆续向全港小学生,派发一个15公升的指定垃圾袋,希望透过指定垃圾袋,将垃圾收费的资讯带回家,帮助垃圾收费的宣传工作更入屋。他又指,环保署稍后会安排将垃圾收费的宣传刊物,包括海报、横额,在全港中小学展示 ,亦会透过电邮向全港中小学,发放电子宣传单张和短片,让同学更多认识垃圾收费。

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预料新安排推行后,不时都会出现新问题,他已要求环境及生态局,清楚列出相关执行细节,并要透过讲座、记者会及不同宣传工具,在不同场合,让公众及各持分者,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和饮食业界等,清晰了解各人的角色和法律责任。

李家超指,垃圾收费相关的教育、讲解及宣传工作,要不断做、大量做、持续做,资讯要简洁鲜明,亦要“入屋”。他说,当局会多透过社交媒体,图文并茂、以市民理解的语言,向公众讲解新政策,形容有关工作是今年的“重要工程”,整个政府会联同环境局共同推动政策。

李家超又指,理解很多市民或业界对政策有不同意见,或者不太了解相关措施,18区区议会及关爱队会协助推动政策,务求令所有市民了解他们的角色及法律责任。他表示,垃圾收费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牵涉文化上的改变,会改变市民的习惯和行为,每人都会受影响,形容政策充满挑战及不确定因素,但全球很多城市,特别是先进经济体,都已实施相关计划,并能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相信所有市民都希望生活在更环保、更美好的环境。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