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過去7年接逾1200宗家居裝修投訴
消委會過去7年接獲共超過1200宗有關家居裝修投訴,涉及約2.7億港元,最高金額的投訴涉及約200萬元。當中超過4成是針對服務質素,近3成屬延遲完工或不交貨。
消委會去年審視178間家居裝修服務公司一共225個廣告,其後以神秘顧客身分,分別向59間家居裝修公司和14個網上配對平台索取報價,發現只有三分一公司在施工前提供詳細報價和初步估算,但實際報價較估算超出最多28%,有部分公司涉及不良銷售手法或不合法規的改裝,包括有商戶的廣告中聲明「0按金」,經查詢後職員話寫錯。
消委會又發現,有7成半公司指可以隨意將廚房門改做趟門,並提供方法規避消防檢查,又稱傳媒去年揭發將軍澳有私人住宅單位涉嫌改動結構牆,仍有7成半公司指,毋須核實單位結構圖則就可進行拆牆工程,擔心相關法律風險會轉嫁到消費者。
消委會副主席彭楚夫表示,部分中小型公司未必有心規避,而是專業水平和經驗不足,建議當局根據家居裝修公司的規模和模式,建立分級認證計劃,由政府和專業團體進行認證,加強對消費者和裝修公司的教育等。
消委會又根據測量師學會的意見,評估40份放蛇所得的初步報價單,平均分只有58分,大部分未提及合法合規的聲明,亦有不少無提違約金、延工安排、報價單有效期等。另外,有報價單的首期費用龐大,收高達八成訂金;亦有報價單的收費條款不清楚,只稱工程進度完成一半或以上,就收取特定比例的款項。
消委會建議,當局提供標準報價單範本,列明工程細則等,推出標準合約規範,按工程進度付款,並設立7天冷靜期,容許收取合理行政費下退款,並建議參考物業買賣做法,由第三方例如秘書公司、銀行等負責托管客戶訂金,避免工程爛尾,消費者無法追討損失。 消委會建議,當局提供標準報價單的範本,列明工程細則等,並設立7天冷靜期,容許商家可收取合理行政費用下退款,又建議根據家居裝修公司的經營規模和模式,建立分級認證計劃,以及加強消費者教育等。
測量師學會會長林家輝表示,他的朋友亦曾經用300萬元,找相熟的建築師協助設計連裝修工程,報價單未有列明物料和分項明細等,結果廁所洗手盤旁鋪上最平的夾板,分體式冷氣機被安裝在櫃內,影響散熱,而且要延遲交樓。他指,知道不少消費者也受害很深,就算經法庭追討,律師費可能比裝修費還要高,結果也是消費者蒙受損失,測量師學會樂意與政府和消委會,合作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發言人謝志堅指,不少裝修工程報價單只是一兩頁紙,很概括講述工程內容,但就無列明用料、裝修方式或完工日期等;而學會已經有提供小型工程和裝修的合約範本,有助釐清消費者和裝修公司的權責。他又指,學會亦有設立「樓宇事務專家裁定中心」,協助處理糾紛,一般個案半年內就可以完成,比法庭程序更省時,費用亦較相宜。他又認為,可以探討設立認證制度,但需要監管工作配合,並要定期檢視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