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遭彌猴襲擊確診猴疱疹危殆 專家指若不盡快治療死亡率高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男子遭彌猴襲擊確診猴疱疹危殆 專家指若不盡快治療死亡率高

一名37歲男子確診猴疱疹病毒,屬本港首宗人類感染個案,仍然危殆。他曾在金山郊野公園被猴子襲擊受傷。有行山人士表示,不擔心被襲擊,亦有人說會自備行山杖自衛,也不會刻意行近。有專家認為個案罕見,如果人類感染後不經任何治療,死亡率很高。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一名37歲男子,成為本港首宗人類感染B病毒(即猴疱疹病毒)患者,他現時在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危殆。男患者過往健康良好,家屬提供的資料及初步調查顯示,他在2月下旬曾到過金山郊野公園,期間曾接觸野生猴子,並曾被猴子襲擊受傷。他其後因發燒及神智不清,在上月21日被送往仁濟醫院急症室,腦脊液樣本證實對B病毒呈陽性反應。

防護中心仍正進行相關流行病學調查,指B病毒可自然存在於獼猴的唾液、尿液及糞便等,而獼猴是香港常見的一種野生猴子。受感染的人最初會出現流感樣病徵,並可能演變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B病毒個案曾於其他地方,包括美國、加拿大、內地及日本發生,主要由猴子咬傷或抓傷而引起,人傳人的情況非常罕見,強烈呼籲市民避免觸摸或餵飼野生猴子。 若被猴子咬傷或抓傷,應盡快以清水沖洗傷口並立即求醫。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B病毒即猴疱疹病毒感染人類是極之罕見,自1932年發現猴疱疹病毒至今,全球只有大約50宗個案,內地在2021年曾有1宗。他說,B病毒在彌猴身上很常見,東南亞及歐美過去年的調查發現,所有彌猴品種都經常發現受到B病毒感染。染病的彌猴一般沒有病徵,會自行康復,但康復後病毒仍潛伏在體內,當彌猴不適發病時,病毒會存在於彌猴的分泌物,包括口水、尿液及糞便;期間彌猴一旦咬傷或抓傷人,人類就有機會受到感染。

過去全球約50宗確診個案中,約有四成患者死亡。何栢良呼籲市民不要接觸彌猴,指如果身體沒有傷口,感染B病毒的風險是微乎其微;但身體一旦有傷口或破損,例如有濕疹,如果在接觸彌猴時感染到B病毒,病毒可以在約5分鐘後進入人體細胞,因此要盡可能在5分鐘內清洗傷口,以潔淨的水連續清洗15分鐘,可減低感染病毒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腦炎的風險。

他又說,患者應在受傷後5日內求醫,向醫生詳盡報告情況;醫生將視乎情況,一般會處方抗疱疹類的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何栢良指出,B病毒一旦進入細胞,去到神經系統,就會經過神經線進入中樞神經,引起嚴重腦炎,當破壞了腦部細胞,死亡率高達八成。

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表示,猴疱疹病毒一旦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致命率可高達8成,如果感染者未有及時獲取抗病毒治療,可引致腦炎和脊髓炎。曾祈殷又指,猴疱疹病毒一般傳播途徑,主要是接觸猴子的體液,例如口水、鼻涕、尿液、糞便,如果被猴子咬傷或抓傷,又或者被猴子的體液濺中黏膜,例如眼睛、口腔或鼻腔,都有機會感染。

猴疱疹病毒潛伏期一般是5天至21天,最長可長達5星期,早期病徵包括發燒、肌肉疼痛等,類似感冒的徵狀;如果被猴子咬傷或抓傷,傷口附近或會出現麻痺、疼痛、紅疹或水泡,附近淋巴亦可能會腫脹;如果病毒進入神經系統,就會頭痛、無精神,甚至會神智不清、抽筋或腦癇。 曾祈殷建議市民,與野生猴子保持距離,切勿餵食,如果遇到猴子襲擊,應盡快清洗傷口,到就近的急症室求醫。醫護人員可處方14天的預防性藥物,但如果情況嚴重,就需要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