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垃圾電話攔截程式需小心 消委會籲提防洩露手機資料
消委會測試市面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發現「CallApp」在取得存取權限後,會自動將用戶通訊錄中所有聯絡人的資料上載和整合到程式的資料庫中,其他用戶使用程式中「反向搜索」功能,就可以透過輸入他人的電話號碼,追溯到中英文名、電郵地址、社交媒體連結等個人資料。
另外,「Truecaller」官方網站下載版本,設有「強化搜尋」功能,用戶可以向程式分享通訊錄,供其他用戶搜索。有個別人士的住址,甚至每月租金等敏感資料都被顯示在姓名當中,相信有關資訊可能是源自當事人的業主或地產經紀的通訊錄。
消委會又發現,「CallApp」的私隱政策指,如果用戶容許程式收集他人的資料,應該告知通訊錄上的人,消委會認為,政策強行將攝取通訊錄的責任加諸在用戶身上,做法不合理亦不可行;而「CallApp」的資料保存期限是5年,但程式的私隱政策亦提及,即使期限屆滿,用戶資料仍可能會存放在備份系統,消委會認為做法明顯欠妥。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陳建年說:「只要用戶在通訊錄儲存親友的電話號碼,而使用程式時同意被讀取通訊錄的話,即使親友本身從未下載或批准程式使用自己的資料,資料亦會被取用和上載,令人防不勝防。」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嫻指,當市民揀選使用這類程式時,不應「人云亦云」,要仔細了解程式的私隱政策,以及會否授權讓程式查閱自己的通訊錄,她指,部份測試的捫攔截來電程式不會讀取通訊錄,並使用非應邀來電回報網站,以過濾來電,如有需要使用這些程式,務必比較清楚,做足功課,衡量自己需要,小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