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政府3年花逾1.7亿 制造垃圾袋逾11亿元沦免费派发
政府计划推行的垃圾征费酝酿多年,濒临无限期搁置收场,回顾法例通过3年,政府花费超过1.7亿推行垃圾收费,包括3000万元用作宣传。另外政府与指定袋生产商,签署过10亿元合约,有生产商相信,指定袋可见时间内都不会复产,政府只会透过免费派指定袋,用完目前库存,表明会就合约善后问题征询法律意见。
根据环保署早前回复立法会议员的特别财委会会议查询,政府过去3个年度,即在法例通过以来,一共花了1.77亿元落实和推行垃圾征费,其中宣传推广用了3000万元。而原定正式落实的今个财政年度,预算倍增至5.8亿元,当中再用3000多万元做宣传。单就垃圾征费计划,公务员编制亦逐年增加,目前有72个公务员职位。
虽然预算开支倍增,但垃圾征费带来的收入,原订可以抵销有关支出。年初《财政预算案》估计8月实施垃圾征费后,全年度会带来17.9亿元收入,政府推动政策时亦曾表明,会投入与收入相若资源推动减废回收。为准备垃圾征费,在各区推行的“绿在区区”、“厨余回收桶”等回收配套近月愈设愈多,通通涉及开支。
垃圾征费展开前的上个财政年度,用于推动塑胶回收和厨余收集等减废回收支出,已经达9亿元。未能如期实施垃圾征费,回收配套将会成为政府的净支出。
其他要动用的公帑,还包括生产指定垃圾袋,9份生产指定垃圾袋的合约由4间公司投得,当中8份均价值过亿,全部共涉及11.4亿元。有生产商指,已按政府指示暂停生产指定袋,估计可见时间内都不会复产,相信政府会在透过向市民免费派发指定袋,用完目前库存。有关生产商又指,即使日后垃圾收费政策重新“落地”,经营环境可能已完全不同,目前合约不再适用,会征询法律意见,与当局研究如何善后。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江玉欢指,指定袋停产会否牵涉违约,政府要交代清楚,并做好善后工作。江玉欢说,因为暂缓垃圾征费而要善后,总好过在社会未准备好时强推政策。至于有关官员是否需要问责,她认为社会更应该向前看,聚焦当局会交出什么方案,在未来继续推动减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