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宏就2024年施政報告提多項建議
立法會議員李惟宏 (金融服務界) 就2024年施政報告,積極收集及整合業界意見;當中, 為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最重要是吸引到全球不同地方的資金來港,製造良好營商環境,同時讓環球投資者擁有獲利的投資前景,從而令整體金融市場更蓬勃發展。
就目前香港金融服務業的痛點,李惟宏提出以下一系列建議,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列入施政報告之中,藉以進一步刺激香港金融及經濟發展,增強發展動能:
(1)優化惡劣天氣交易落實安排。港交所將於9月23日實施有關新安排,有助香港金融市場與國際及內地接軌。儘管業界全力配合,但香港金融基建服務仍有待改善;當中,實體支票是金管局認可的入金方式,但銀行未能在惡劣天氣下處理實體支票交收和結算的情況並不理想。金管局應盡早提升金融基建配套,以更靈活方法處理實體支票交收,例如容許客戶上傳實體支票,讓實體支票的處理時間與電子支票看齊。
(2)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商品中心。建議在機場增設倉庫儲存貴金屬 (黃金)、酒類及其他 奢侈品,藉以加強吸引「超高淨值人士」在港投資。香港亦應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讓貴金屬業界能以零關稅輸入黃金和其他貴金屬至韓國、日本以至其他RCEP成員國家,亦有助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商品中心。此外,建議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積極研究及盡早落實在港設立大宗商品交割倉,除有助促進物流業外,亦可帶動香港商品期貨生態圈及相關的融資發展。
(3) 持續跟進股票流動性小組的建議,並讓業界積極參與其中。政府須加大改革力度,除了證監會及港交所以外,亦應讓金融服務業界人士參與,提供意見,並就相關問題加開會議,積極持續跟進專責小組的事宜。
(4) 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新計劃對資產門檻的定義欠缺靈活性,審批時間亦較長,削弱了計劃的吸引力。建議投資推廣署增加對資產審查的靈活性,例如容許以聯名及公司方式持有個人3,000萬元資產作證明,亦不應嚴苛要求每日結餘須有3,000萬元資產,而可改以同等資產值的月結單作證明。
(5) 善用政府可掌控的資源入市。除了外匯基金以外,政府應善用其可掌控的資源入市, 例如更好利用部分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現有資源,再結合其他政府可掌控的資源/基金,例如不同慈善團體、大學捐贈基金等,共同增加對港股的投資,相信能發揮集腋成裘的正面影響,進一步刺激穩步趨升的港股。
(6) 擴闊跨境理財通2.0。建議監管機構與內地監管部門進一步商討,調低合資格香港券商的入場門檻 (包括現有 5 億港元交易額的要求),讓更多香港中小型券商參與,並且繼續擴大投資產品範圍。同時,亦可研究將理財通 2.0 擴容至服務領域;目前,理財通的痛點是在操作上,兩地人員未能互相推廣有關產品,希望兩地監管機構能夠作出改善,讓業界可以在大灣區推廣有關業務,加快香港金融服務業融入大灣區。
(7) 推進上市及市場改革。檢視前置式監管方式、著重披露為本的監管原則、檢討雙重存檔機制、提升上市審批的可預期性,以及放寬上市公司進行收購合併的要求。市場改革方面,包括優化除牌機制、研究取消手數要求、收窄買賣差價不宜「一刀切」處理、放寬回購股票限制、改革強積金計劃和恒生指數篩選機制等等。
對施政報告的其他建議,包括:
(i)下調股票印花稅 – 例如單邊收取0.05%,藉此提升港股的競爭力,同時亦有助促 進高頻交易活動;
(ii)放寬南向「港股通」限制-調低上市公司的准入門檻,例如容許30億元市值公司加入;放寬內地個人投資者5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門檻;
(iii)優化新股機制-縮短基石投資的禁售期、增加新股定價的靈活性、放寬公眾持股量要求(目前為25%),以及加強香港預託證券(HDR)市場發展;
(iv)發展期貨和衍生工具業務-期貨交易所盡快實現23小時交易、增加假期交易的期貨品種,以及開放更多虛擬資產期權及期貨的衍生產品;
(v)拓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繼續擴大中央政府、地方省市政府和金融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和種類;增加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和基金業務,促進離岸人民幣產品多元化發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vi)深化互聯互通-進一步擴大互聯互通機制,包括推出商品通、期貨通及新股通等,提升市場深度和廣度;
(vii)促進虛擬資產市場發展-穩步增加零售投資者參與更多不同虛擬資產產品交易;加快審批資產管理牌照升級事宜;以及適度放寬中介人銷售虛擬資產ETF的規定;
(viii)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發展-檢視房託基金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並提出改善和提振措施,以更好結合這個聯動金融和房地產板塊的行業發展潛力;
(ix)重推伊斯蘭債券-例如發行多種貨幣計價(包括人民幣)的伊斯蘭債券,進一步拓展香港的伊斯蘭金融業務;
(x)改善經濟民生措施建議:
▪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恆常化,為中小企提供持續和穩定支援;
▪為本港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培訓和實習機會,提升他們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透過加強與海外地區合作,包括中東國家,聯合舉辦更多體育及文娛盛事;
▪完善跨境醫療服務,並加強中醫藥發展,促進中西醫結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