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鲁倡取缔㓥房分优次过渡房屋补供应 发表过渡性房屋调查研究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林筱鲁倡取缔㓥房分优次过渡房屋补供应 发表过渡性房屋调查研究

行政长官去年十月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并要求工作组在10个月内提交报告,为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提出取缔方法,报告预料在八月出炉。为了在即将公布的调查报告打下良好基础,协助政府做好配套工作,特别是“被取缔㓥房户”何去何从,为此立法会议员林筱鲁于5月至6月委托社会政策研究有限公司(社会政策)进行“居住过渡性房屋住户—从何处来往哪里去?”调查研究,了解过渡性房屋住户在入住前、入住后的转变及租约期满后的后续去向,以便向政府反映意见。

林筱鲁表示,过渡性房屋目前及未来面对的需求非常之大,可以说是“旧数未清,新数又来”。他表示,香港公营房屋一直供不应求,目前全港有达127,500个住户居于㓥房、天台屋、木屋、寮屋、公厦及板间房等不适切居所,反映过去公屋、简约公屋及过渡性房屋的供应数量,一直未能有效减少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数目,可以说是“旧数未清”,加上“解决㓥房问题”工作报告即将出炉,可能即时引发不少数量的“被取缔㓥房户”,造成“新数又来”,因此维持过渡性房屋供应的持续性及稳定性,对整体房屋政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林筱鲁续指,是次调查更进一步反映过渡性房屋对被访居民带来多项压倒性、绝对性的好处及优势,反映过渡性房屋的具体效用,并且深受市民欢迎,面对未来出租公屋供应量仍需面对“头轻尾重”的现象,公屋候轮时间仍然处于高位,加上“解决㓥房问题”工作报告出炉后可能引发取缔潮,因此将过渡性房屋的居住限期延长,甚至将过渡性房屋变成一个短、中期稳定措施,以维持足够过渡性房屋的数量,会是政府目前一个可行性最高、成效性最高、市民欢迎程度最高的做法之一。

同时,林筱鲁要求政府在解决㓥房问题时,必须做好全面的数据搜集、有序地取缔不合标准的“㓥房”、并适时检视过渡性房屋及简约公屋政策,务求在短、中期,保持两者稳定供应,为基层市民提供一个中途的住屋安全网,避免市民因流离失所而感㥬惶;同时保持轮候公屋时间“封顶”,并向2026-27年度降至4.5年目标继续迈进。

主要调查结果

是次调查主要针对居住过渡性居民在入住前、居住时及迁出后等问题蒐集意见。调查包含31条问题,成功访问了354位18岁或以上的过渡性房屋住户,住户分别来自深水埗、黄大仙、启德、葵涌、荃湾以及元朗等14个过渡性房屋的项目。

过渡性房屋住户调查:七成受访者过往居住在不适切居所

社会政策行政总裁卢紫枫博士分享研究结果,五成七受访者于入住过渡性房屋前居住在㓥房,一成六居住在床位/笼屋/太空舱/阁仔/天台屋或板间房,整体超过七成受访者于入住前居住在不适切居所。过往居住单位的平均居住年期为6.6年。就过往居所的面积,超过七成受访者居住于200呎以下的单位。在租金方面,六成四受访者表示过往感受到中等/相当大/非常大程度的租金压力。

在轮候公屋的年期方面,超过四成受访者现时的申请年期介乎五年至少于十年,其次三成受访者申请公屋三年至少于五年,而约两成申请公屋少于三年。

过渡性房屋有效改善居民生活,整体满意度达八成

超过八成受访者在入住过渡性房屋后,在房间环境、基本设施、住宅安全等方面均得以改善。再者,超过九成半受访者表示,入住后他们的心理舒适度、整体居住环境及生活品质方面得以改善。至于经济状况方面,超过六成九受访者经济状况有稍微/中等/相当大程度的改善。整体而言,八成受访者对居住在过渡性房屋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五成受访者忧重返㓥房等不适切居所,逾九成冀获公屋分配及延长居住期限

超过八成受访者知道过渡性房屋的居住期限。当被问及居住期限完结后最大机会搬往的两类房屋类型,六成受访者表示最大机会获派公屋,其次有五成受访者表示最大机会搬回不适切居所。

当被问及未来选择居所最重要的三项因素时,近七成受访者会考虑租金,五成会考虑编配公屋的情况,四成则会考虑地点。对未来住屋的忧虑方面,超过九成受访者于住屋成本负担、居住环境品质、住屋安全性、居住稳定性和交通便利性等方面存在忧虑。至于对未来居住状况的期望方面,超过九成半受访者期望尽快获得公屋分配、延长过渡性房屋居住期限、增加租金津贴和原地区安置。

建议维持过渡性房屋数量,作为短、中期稳定措施

林筱鲁指出,透过调查研究反映曾入住过渡性房屋的住户对过渡性房屋大感满意,感觉身、心得以改善。过渡性房屋和简约公屋在本质上都属于过渡房屋。而在下一个五年期(2024-25至2028-29年度),出租公屋供应仍然短缺,轮候公屋住户依旧在漫长等待时,政府设定在2026-27年度,把轮候公屋时间降至4.5年的目标。将这些情况与目标并合,若要认真落实取缔劣质㓥房,维持足够的过渡房屋数量,是必要的短、中期稳定措施。

简报图表4、5、6 清晰看到,预测2024年至2029年公营房屋需求,每年平均增长20060 户、受重建影响的住户每年平均达3160户,再加上不合法规的单位(必先取缔)的户数为30700户,单是这几项数目,已合共产生了53920户的需求量; 加上“解决㓥房问题”工作报告即将出炉,倘若政府以7平方米/12平方米作为取缔标准,可以预见,公营房屋求过于供的问题将更趋严重,因此维持过渡性房屋供应的持续性及稳定性对整体房屋政策起著更重要的“支撑作用”。

做好全面的数据搜集及跟进调查工作

林筱鲁强调,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政府在解决㓥房问题时应做好全面的数据搜集,包括入屋检视,减低推算的误差,以详细了解住户及㓥房的内部情况。数据的准确性,直接界定在落实所定标准时的具体影响,百分之一的误差,随时置过千㓥房户于极度惶恐不安之中。政府亦不能忽视政策对市场供应与租金的影响,必须持绩调查监察,适时调整整体政策的步伐与力度。

有序取缔不合标准的㓥房

林筱鲁指出,未来出租公屋供应量仍需面对“头轻尾重”的现象,公屋候轮时间仍然处于高位。为改善㓥房环境订定标准,必须考虑居民实际住屋需要,应同时考虑改善的迫切程度及替选住房的供应情况,以决定标准的高低与及推行时的缓急优次,绝不能让受影响住户顿失居所。有见及此,政府应优先取缔不合法规的㓥房,包括位于工厂大厦、天台屋或寮屋等僭建单位及床位。

清晰界定过渡房屋功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效益

林筱鲁关注过渡性房屋和简约公屋的客源与“市场”明显重叠,但管理模式及租金皆有明显差别,容易令申请者不知所措,以致耗损宝贵的房屋资源。过渡性房屋的政策原意是借助社会力量纾缓基层住屋问题,而不是鼓励竞争。清晰定位,有效调配,才能避免功能重叠,把资源用得其所,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益。政府应适时进行检讨,包括甲、乙类住户比例,与及项目的延续性,以更大弹性容纳更多居于恶劣环境的住户,也让住户免受不知何去何从的焦虑。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