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華申請臨時清盤法庭聆訊 政府料對工務工程影響可控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保華申請臨時清盤法庭聆訊 政府料對工務工程影響可控

承建多項工務及公營房屋工程的保華建業集團申請臨時清盤,法庭今日召開聆訊,並批准保華就旗下五間子公司申請委任臨時清盤人,以處理債務問題和制定重整方案。 政府表示已經得悉情況,目前保華旗下公司現正承造13項工務工程合約,其中12項是保華與其他建築公司以聯營方式承投,涉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建築署、機電工程署、路政署、渠務署、水務署和環境保護署。

由於大部分是聯營項目,無論保華最後是否須清盤,聯營合約的另一方須按合約要求完成餘下的工程,發展局評估有關的聯營承建商有足夠能力承接餘下工程,他們亦表示會繼續履行合約。而唯一由保華單獨承造的項目亦已大致進入完工階段。

發展局認為保華的情況,對相關工務工程項目的影響可控,會密切監察有關情況。發言人又指,保華承接的其他公營機構工程項目,影響亦可控,部份已按機制轉換總承建商。倘若分判商或供應商受到保華事件影響引致資金流壓力,金管局和發展局聯同建造業議會會與銀行公會溝通,以便銀行考慮以個案形式提供協助。

保華建業集團旗下5間公司,早前先後遭不同債權人入稟清盤,5間公司向法庭申請委任臨時清盤人,案件在高等法院聆訊。5間公司代表陳詞指,涉案公司狀態不良,無法向員工支薪,近日亦遭房協終止合約,破產管理處的信件亦提及,涉案公司「有初步證據顯示要清盤」,旨在透過今次申請保護資產和保障債權人利益。

法官聽取5間公司代表陳詞後,在債權人不反對下,委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莊日杰及蘇文俊為5間公司的臨時清盤人。 被入稟清盤的5間公司,包括保華建築工程、保華建築、保華建造、保華建築營造,以及保華機電工程。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思傑指,至今接獲過百名工人投訴被保華欠薪,涉及4至5個地盤,每個地盤欠薪由50萬至過百萬元,只有部分工人其後獲保華發放欠薪,相信餘下工人要留待申請破欠基金,並需時長達超過1年,才能討回欠薪。他又說,另外有6至7個二判尋求工會協助,指就每單工程被拖欠過千萬元,有關公司因為財政能力有限等,未有入稟申請保華清盤。周思傑指,參考老牌建築商馮祥記破產經驗,被欠款的分判商無論有沒有入稟法庭,最終都難以取回欠款,或因此無法經營下去。

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指,保華幾年前已出現財困, 相信除了受大環境影響,公司內部有其他問題,未必反映行業趨勢。他説今年建造業前景絕不樂觀,私人工程減少和工程成本高,都為業界帶來壓力,但相信不至於有大規模結業潮。伍新華指,政府提出基本工程開支維持平均每年約900億元水平,最低限度保住工程量,期望有其他行政措施降低工程成本,包括加快審批過程,鼓勵發展商展開項目。

建造商會指,今次清盤屬個別情況,不宜對事件細節作揣測,更不應將事件與行業整體營運環境掛鈎,商會樂見政府密切關注及跟進事件,減少對業界的衝擊,認為目前情況整體受控,各方正協力平穩過渡。





You may also like...